•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清晨6:32
12新竹州廳
最近的歷史課正講述日本殖民台灣期間的史實,老師便出了個家庭作業,要我們探訪日本人在新竹留下的痕跡。今天星期二,不必補習,是一個禮拜中,除了週末外,比較輕鬆的日子,正是完成歷史作業的絕佳時機。於是一下課,立刻和哥哥趕到市政府門口,與今天正好在市政府開會的爸爸會合。
「前幾天週六早上,我們展開新竹歷史之旅時,不是從迎曦門進城,然後沿著東門街走到城隍廟,並且在西門市場與中央市場,尋找清代淡水廳衙署的痕跡?兩位同學,請拿出現在的以及1904年的新竹城地圖,找出我們現在的位置。」爸爸突然假裝是我們的歷史老師,馬上給我們第一道題目。
「先找出城隍廟與東門城就對了!」爸爸看我們面有難色,立刻給我們一個提示。
「後布埔……演武廳!」於是我們按照指示,依據現地想對位置,又比較兩張地圖的距離,高興的叫道!
「答對了,就是後布埔!有沒有發現一百年前這兒還是農田呢?」爸爸指著農田的圖示,又繼續說:「明治二十八年(1895)臺灣割讓給日本,日軍進入新竹城後,立即在原來的新竹縣衙設立『臺北縣新竹支廳』;此後,台灣地方行政體制變更許多次,名稱從新竹縣、新竹廳到新竹州,儘管所管轄行政區域,從最大包含現今桃園、新竹、苗栗四縣市全部,到小於現今新竹市,但是舊淡水廳同知的衙署一直是行政中心所在。」
「那是什麼時候?又是什麼原因,會有現在的市政府呢?」我們問爸爸。
新竹州廳(昭和15年1940) 資料轉載《臺灣照片資料庫》 |
「那新竹好威風喔,管那麼大的地方!」還沒等爸爸說完,哥哥就插嘴了。
「可不是嘛!不過,管那麼大的地方,一定很忙……」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那是不是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原來的辦公室就不夠用了?」
「完全正確!又五年後,也就是大正十四年,1925年,新竹州政府便在新竹城東北角原來提供軍事操演的空地附近,也就是我們現在站的地方,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建造了眼前這棟氣勢莊嚴宏偉,裝飾亦精緻華麗,壯觀又典雅的建築。」講完了歷史,爸爸搖身變成導覽員,帶著我們往市政府走去,又繼續說:
「州廳基本上是採取歐洲式建築風格,平面呈ㄇ字形,是二層樓加強磚造的建築物,地板與橫樑主要使用鐵筋混凝土,兩個坡式斜屋頂由木屋架組立而成,屋面材料則使用日本黑瓦,因此也是『和洋混合』風格。正面入口處又設計了雙柱式玄關門廊,搭配兩個小塔樓,使整個入口相當突出。」爸爸指著塔樓,我看到特別的天際線,連忙拍了下來,然後追上已經進入市政府的哥哥。
新竹州廳樓梯 資料轉載《走讀臺灣.新竹市》 |
從後門走出市府後,我們與媽媽會合,在護城河畔悠閒的晚餐,餐桌上,爸爸跟我們討論歷史作業,我想把重點放在建築與情感;哥哥要處理建築與殖民統治;爸爸當然對歷史情有獨鍾,他說:
「對於新竹而言,新建州廳意味著告別台灣傳統,城牆拆掉後,州廳前的大道,加上驛前大道,像兩把利刃,把都市徹底打開了!一個傳統個性的南方中國都市,自此走向日本式的、帶著歐洲風格的現代都市。」
晚餐後,夜涼如水,特地繞回州廳,多看些夜景。十年前州廳登錄為古蹟,經過細心的修護後,更加上精心設計的美化照明,令我不禁流連低迴於那車水馬龍裡,柔美燈光下,每一弧窗虹的囈語。
------
繼續閱讀:《晨晨的新竹歷史踏查》目次。
------
繼續閱讀:《晨晨的新竹歷史踏查》目次。
晨晨的新竹歷史踏查
|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