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下午3:59
週末前的冬雨裡,走入位於竹東小鎮的新竹縣教師研習中心,跟來自全縣40餘位老師講述自己對於本土語言融入教學的經驗與想法,難得的是,最後的教學個案分享時間,一位李老師述說她是如何讓米勒與生祥相遇,為整場演講譜上的餘韻不絕的休止。
原來,一家上市公司所屬文教基金會推動「游於藝」計畫,今年與全國多所小學分區合作辦理「向大師挖寶—米勒特展」。春天,這特展在竹北新興市鎮的新小學開展3週。這當然在無數小學生的心田裡,播下了美學種子,然而小學老師們的細緻,不僅如此而已。
展覽期間的每週三下午,安排了來自各校的小小導覽員,為參觀者導覽解說。這些小小導覽員們,並非應卯的樣板,實際上皆經挑選與集訓。令人驚訝的是,有學校推出了客語導覽員,就這樣簡單明瞭地讓客家與美術相互勾連。
尚有進者,在配合美展的系列教育推廣活動中,老師發揮了可愛的創意。眾所周知,出身農民的米勒是法國偉大的寫實主義田園畫家,他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作品筆觸親切而感人,刻劃出當時一般平民的人性和思想。
因此,從米勒的畫作,到土地與農民的關懷,老師思考用什麼其他領域的藝術,闡揚相同的人文關懷。於是生祥與永豐〈種樹〉的歌與詞:「種給蟲兒逃命/種給鳥兒過夜/種給太陽生影跳舞;種給河流乘涼/種給雨水停歇/種給南風吹來唱山歌」就這樣流盪包覆在教室之中,與米勒交互揮灑。
這些小學老師們的創意令人驚艷,客家語文並非以勿忘祖宗的方式,沈重地要求傳承,而是自然流暢地表現在日常且一般的教學與活動中。
客語生活學校行之多年,舞臺上的成果豐碩,已獲諸多掌聲;然而,一如「客語生活」之本質,使客語流暢洗練地融入在學校整體的教學情境、行政與生活之中,才是當初政策的終極關懷所在。
圖片說明:客語小小導覽員解說情形(引自http://www.shesinging.com/17th/news.php?id=1052)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