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晚上9:01
上週末,學院辦理大型整合計畫的期末論文發表會,中研院台史所的資深學者發表論文時,一句「孤注一擲」令人動容。
老學者治學嚴謹出了名,每一篇文章所引述史料之豐富以及主題意識所展現的強烈企圖心,奔逸絕塵,令後輩學者瞠若乎後。
今年老學者決定翻遍千年史料,尤其是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的傳教士史料,徹底而全面地解決「客家」一詞的來龍去脈。
對生活於即時世界的常民而言,客家就是客家,彷彿鐵板一塊,沒什麼好多談的;但是對於沉浸於客家研究的學者而言,卻不得不弄清楚:到底客家這一詞何時產生?它的概念原型是什麼?從概念原型轉變為客家一詞的過程為何?客家這一詞又是如何廣被全體中國人接受,並且成為特定人群的名字?
老學者預期以一年的時間,分別從分類學、發生學及地域社會的三重面向,徹底解決前述系列問題。他說:「這個根本問題非解決不可,否則客家研究必定眾說紛紜。反正我老了,就孤注一擲,一定要解決這問題!」
老學者去年已退休,至今仍保持著生涯最高質量的研究能力,怎不教人欽佩?而今又毅然決定力扛九鼎,豈不令後生晚輩動容?
就在老學者大氣磅磗的同時,南部卻傳來整併高屏唯二客家研究所之一的消息。由於客家研究所師資不足,很難拿到高教評薦的好成績,而且也不合乎教育部對研究所員額的規定。於是學校決策指向將客家所、台文所與台史所三所合併,更名為台灣歷史文化暨語言研究所,同時下設三組,以符合高教評薦與教育部規定。
南部原有三所客家研究所,先前已併去一所,而今又一所岌岌可危,學校的態度顯得消極,只在這決策中但書「客家所若能自行寬籌經費,聘請校聘教師,則可獨立存在」。要求研究所自籌師資經費的念頭,實是國立大學聞所未聞之事,其辦學之企圖心,令人汗顏。
客家基本法第十一條已明定:「政府應積極獎勵客家學術研究,鼓勵大學校院設立客家學術相關院、系、所與學位學程,發展及厚植客家知識體系。」除非本條係政府「朝三暮四、暮四朝三」的政策幌子,否則就依這一條文,校長親率師生,再請行政院客委會相挺,去府到院或前往教育部,怎會沒有「積極獎勵」之良方?
否則,號召客家各界捐款,百萬之數,唾手可得,何興併所念頭?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