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晚上10:46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都會化與工業化是傳統客家文化的殺手,原本以水田農業為基礎的客庄社會文化,面對1960年代以來的臺灣經濟起飛,城鄉差距被拉開之後,青壯人口流向城市,導致客庄活力日益下滑。

偏偏客家在都市是相對少數,客家青年只有隱形一途,而這正是1988還我母語大遊行的背景。

關於客庄前景,本專欄曾提出〈客庄觀察報告芻議〉,建議在現行以個人為調查對象之客家人口調查之外,應該以6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為對象,以年鑑方式,密切觀察客庄變遷。

然而,發展區以鄉居客家為主,都會客家,尤其是臺北縣市高雄市皆不在其中。可是這些都會的客家絕對人口數,其實遠超過客庄人口之總合。那麼,我們如何在都市進行精確而適當的客家施政呢?

這不是個輕易可以解答的問題,不過,筆者認為,一個確實的都會客家觀察報告,是這一施政的重要基礎。因此,依先前之〈客庄觀察報告芻議〉之架構,提出〈都會客家觀察報告芻議〉。

都會客家之異於傳統客庄,最核心之處在於地域特性。傳統客庄有明確的空間界域,其社會文化皆繫屬於此;然而,都會客家幾無地域性可言,關鍵轉而在於社群關係。因此,都會客家之觀察報告必定置重點於社團與活動,而其要點包含:

都會客家觀察報告之內容至少包含基本資料、語言、傳統社會文化、當代變遷與創新等四項,各項內容皆應建立明確指標,以資觀察與記錄。

在基本資料方面,包含早期客家拓墾與移民史、當代客家人口的推估資料、客家社團(含學校社團)概況、年度最重要活動。這些資料在目前的學術研究成果與政府調查,應該已有基礎,整合並強化即可。

在語言方面,客庄式語言田野調查在都會無處實施,因此意義有限;最佳的觀察資料是鄉土語言課程中,客語開班的概況,尤其是具有客語能力的青少年,即使列冊追蹤亦屬可行。

在傳統社會文化方面,都會客家最難突顯,但是應該置重點於攸關客家顯形與認同之活動。例如臺北縣市行之多年的義民祭典,已成為都會客家自我呈現的最佳場合。

在當代變遷與創新方面,重要的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品與創作者,予以著錄。

對於沒有社區的都會而言,每一個客家社團就像一個客庄,社團的興衰即為都會客家的榮枯,因此,清楚地掌握客家社團及其活動,成為都會客家觀察報告的核心工作。

圖片來源:http://www.ihakka.net/epaper/990902/臺北縣客委會服飾設計比賽海報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晚上10:46 ,所屬標籤為 ,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