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晚上11:05
1916年初夏,臺灣日日新報刊出一則娛樂消息:
桃園廳下楊梅壢庄有志者數人,自昨年十一月間,創設梨園一班,名曰宜人園。集美貌童男女數十名,延廣東、上海有名教師,慇懃教習,迄今數月,演唱頗佳。今回親往香港,訂購新式衣服靴帽刀鎗,近將到著。預訂本月間,在楊梅壢開棚,必往全島戲園,以供眾覽。
這便是廣東宜人園(1915-1945)最早的光景,它於日本大正4年(1915)在現今桃園縣楊梅鎮成立,成員全由桃園、新竹客籍人士籌集童男童女而組成。由於教師來自廣東與上海,因此起初搬演與客家較有淵源的廣東戲,隨即也改習上海京班師傅帶來的京戲,從而成為臺灣本土京班。擅演《三國誌》、《狸貓換太子》、《薛仁貴征東》等連台本戲,風格偏向海派京戲,強調真刀真鎗開打、機關布景設置。
這是一個產生自桃園客家地區戲班仔的故事,然而故事的起源卻要離開客庄,從臺北講起。臺灣最早的戲館是日人創立的淡水戲館(1909-1916),正是廣東宜人園見報當年,辜家買下淡水戲館,仿上海新舞臺而改名臺灣新舞臺(1916-1945)。三年後,艋舺戲園(1919-1993)創立;又五年後,永樂座(1924-1960)出現。這些提供舞臺表演式娛樂的戲園先後成立,當然意謂著當時臺灣存在著豐沛的娛樂市場;同時,起初主要的表演團隊都是來自上海的京劇團,但在娛樂市場的需求下,自然促使本地的表演者創立自身的戲班,於是乃有廣東宜人園的出現。
隨後,儘管中日戰爭爆發,禁止戲曲演出的「禁鼓樂」政策施行,廣東宜人園於昭和15年(1940)被迫解散;但是民國34年(1945)臺灣脫離日本統治後,廣東宜人園舊伶立即合股整班成立宜人園,再度於全臺各戲院巡演京劇。更於1946年7月,於臺北市中山堂演出時,接受臺灣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建議,更名為宜人京班。
宜人園的故事並非特例,小美園(1922-1981)便是另一齣傳奇。小美園由苗栗獅潭人王德循(1887-1978)於大正11年(1922)創立。一如宜人園,王德循募集當地童男女,聘請採茶戲、歌仔戲及京劇老師教藝。每至客家庄則演採茶戲,至閩南庄則演歌仔戲。後來王德循還曾聘請廣東宜人園的成員搭班演出,於是也有能力搬演全本《三國志》、《貍貓換太子》等京劇。這個戲班不僅島內巡迴演出,甚至曾赴大陸閩南地區公演。
1950年代是宜人京班的黃金十年,戲班延續戰前臺灣的海派京戲連臺本戲、機關布景、聯彈輪唱、熾熱武打等風格傳統,口白部分則因地制宜,捨正音而使用福佬話、客家話,訴求在地觀眾以增加競爭力,也從而培養了多批本土京劇人才。宜人京班為戰後唯一長期在民間巡演的本土京班,與當時的外省京班維持良好的競爭、交流關係。
京班的榮景也相同地呈現在本土傳統戲班中,民國41年起臺灣省教育廳每年主辦地方戲劇比賽,規定全省登記在案的地方戲劇團體皆須參加比賽,以換取劇團的演出登記證。當年「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初期的團體會員,共有內台戲187團,外台戲團156團,亦即全臺有343個戲班仔。
然而,美麗幾乎一夕之間冰消瓦解,竟成往事。電台、電影與電視等新媒體風暴來襲,整體內臺戲生態劇變,失去市場等於失去舞台,宜人京班於民國50年正月走入歷史,可謂壯士斷腕。而小美園則於民國53年轉型應各地電台之邀,於電台演唱採茶戲與京戲。民國60年之後,無奈地開始出走酬神之外台演出,旗下女伶甚至至今仍勇扮小生嬌娘以敬神餬口,實為美人遲暮。
這齣近百年的台灣傳統戲曲史,特別是客家戲班史,幾乎就要荒腔走板地謝幕了。只是細繹紋理,吾人將會察知箇中實飽涵大陸海派京戲在臺移植與適應的成果。而且,這段歷史對本地京戲表演人才、戲劇文化以及觀眾的培養等方面,應該有其不容抹煞的文化意義。
頃見臺灣戲曲學院校長續任紛爭,撫追臺灣戲曲百年故事,正盼爾今執戲曲牛耳者,慨然再創當代傳奇之時,亦能翻檢這兩三頁高唱低吟,從而妥備南針。
圖片來源與說明:原來位於臺北市太原街的淡水戲館,辜家接手後改名臺灣新舞臺,毀於空襲,目前信義區新舞臺亦辜家興建以紀念之,圖像引自中央圖書館臺灣記憶資料庫。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