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下午2:10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週末裡思考著客家基本法所明訂之客家日究應排定何日,適逢尾牙,老丈人現做潤餅皮攤位前,排隊的人龍才天亮便逶迤伸長到市場外的路口。直到傍晚,丈人拭餅的手幾乎已舉不起來時,才跟客人一再致歉,結束了接近二十四小時的熱賣。

對於在客庄出生與成長的我而言,潤餅是十分新奇的食物。不但在家鄉未曾見過,即使在台北讀書七年,聽聞有限,也完全不知此物。直到與閩南籍妻子交往時,才在岳父家親見整個潤餅製作與食用的過程。

潤餅近似春卷,但無須油炸食用。臺灣福建閩南人的習俗在新年、清明及尾牙時,以潤餅祭祀祖先,儀式後,家族成員圍聚一桌,享用潤餅。

首先平舖餅皮於桌上,再以花生粉襯底以吸收多餘菜汁,然後挑選自己喜愛的菜色,通常包含豆芽、蛋酥、豆腐乾絲、紅蘿蔔絲、高麗菜等。在包裹餅皮前,內裡可先塗抹甜辣醬,即可捲成圓筒狀,雙手握著就食。潤餅入口之後,餅皮柔靭、饀料清爽、鹹中帶甜,吞嚥之中又泛著花生香氣,實為平民美味。

儘管平常廟口或市場亦不乏潤餅,且拜地方小吃風行之賜,生意亦稱不惡;然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仍是尾牙、新春與清明,那意志堅定的排隊人潮。儘管岳家應接不暇,甚至不惜勸退客人,但年復一年,一斤要價百廿元的潤餅皮,在節慶裡,仍吸引著綿延不絕的人群。

這人潮為什麼年年被吸引過來呢?當然不只是因為美味。

人類學關於文化的研究告訴我們,文化是整合的。所謂整合的意思是說從物質到精神層面,文化的各個層面是相互關聯的。例如當代討論社區總體營造的重要觀念架構有所謂「生態、生產與生活」三生一體,甚或再加上生命這一環,可謂充分掌握了箇中意涵。吾人從事社區營造固然以造人為核心,但是如果忘記人其實是被安放在個文化整體中,就勢必無法永續經營社區。

換言之,促成眾人排隊購買潤餅的動力不只是美食,更重要的是背後的習俗與信仰。

從這樣的觀點考慮客家日,最重要的應該就這種文化的整體觀。吾人現今設置客家日,係新創一個慶典與紀念日,消極而言可以強化客家認同,積極方面則是一個行銷客家的施力點。然而如果只是純然新創,完全不考慮歷史與文化背景,那麼往後舉辦相關配套活動時,必定事倍功半,稍不努力,甚至可能就徒留形式了。

那麼究竟採用何日為佳呢?目前媒體與網路上的討論的幾個主要意見包含傳統節日、1228還我母語運動、客家桐花祭期間或名人生日等,名人生日方面的困難在於缺乏足夠響亮而具代表性人物,可行性不高;1228有其指標性意義,可惜廿餘年匆匆一瞥,幾乎未曾辦理過具規模的紀念活動;桐花祭近十年的努力後,此時正值文化生根階段,尚屬方興未艾;至於傳統節日則雖有其充沛民力可用,但是各地民俗不一尚需討論。

筆者認為,桐花祭期間之人力物力動員目前已具規模,能見度亦漸及國際,應是持續行銷客家的好主意,然而即便未來順利文化生根,但是影響卻僅及北台與中台灣,若定於此日,恐不值南台灣一哂,必須克服。1228則爭議最少,但是對內凝聚有之,只恐對外行銷無方。固有節慶則可以考慮年初「許福」與年底「還福」之日,普遍性最高,且又與閩南文化有別,趁民力之勢以行,可長可久;且還福之日搭配收冬戲節慶活動,行銷亦屬有術。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下午2:10 ,所屬標籤為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1 留言:

  1. 2010年3月24日 晚上9:52 , 匿名 提到...

    網路上專屬客家的blog還真不多
    搜尋資料之際,拜讀了不少教授的文章
    讓書本裡的歷史文化,政策實行與現實貼近不少
    突發奇想
    客家日...也許可用羅香林先生提出"客家學"的日子
    作為客家族群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