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上午9:19
臺灣,古毘舍耶國;至明中葉,始有臺灣之號。本朝因之,設郡縣,以次及於淡水。淡屬民氣醇靜,內寇不作,雖偶苦兵,亦由邊境賊鋒闌入,方始戒嚴以備之;若蔡牽之出沒上淡水、戴林二逆之蹂躪大甲是也。卒之,卻強梁、固疆圉,皆收功於義民。於是淡水義民之名為最著。夫義民,即古所稱募兵也。其人尚氣概,先勇力,遇險輒操蜂旗為士卒倡,先登陷陣,故所向皆有功。又深明大義,官朝檄夕至,不啻得劉公一紙書、賢於十部從事者然。官兵千百,瞠乎後矣。然則兵其可廢乎?非也。兵無強弱,亦視所以將之者何如耳。勤操演,同甘苦,明賞罰,誓忠義,則孫子十三篇兵法盡備其中;椒山自有膽,奚怯焉?角弓風勁,老將談兵;折戟沉沙,戰場弔古。雖無位曰民,然民以義稱,而千載下懍懍有生氣矣(角弓四語,引芷灣先生句)。
義民宮亦曰褒忠祠,所有死王事輩,皆設主焉。複廟重檐,香火甚盛。每遇地方有警,則神燈四出,如螢火、如燭籠,青蒼紺碧不一狀,人皆見之。凡問吉凶,則以杯筊示兆。徐樹人中丞有「為國捐軀」匾存焉。余曾擬以「碧血丹心」四字制匾懸掛其上,因循未果,至今猶耿耿於心云。按演繁露,杯珓用兩蚌殼或用竹根。又石林燕語,高辛廟有竹桮筊,以一俯一仰為聖筊云(引自吳子光一肚皮集所彙編之臺灣紀事.附錄三.淡水廳志擬稿.義民)。
烈師按:吳子光此條所言義民宮究竟為枋寮義民廟或苗栗義民廟尚難定論,徐中幹確曾在枋寮懸匾,但文曰「同心救國」,是吳子光誤記枋寮匾文,或此匾本存於苗栗義民廟?尚待考查。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