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上午11:49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仲夏才以銅鑼天后宮為田野完成碩士論文的研究生,問我要不要調查宮內農曆九月初的神生儀式,我欣然答應前往,除了記錄儀式外,更想多看看這個近乎苗栗地理中心的客庄鄉民。

天后宮靜坐老街東北側,近一百五十年的廟史在客庄媽祖信仰中,較為罕見;而當前規模,則落成於一甲子前。廟內祭典可分成三個層次,媽祖進香、天神良福及諸神聖誕。

天后宮自然主祀媽祖,每年三月擇日赴北港朝天宮進香,回鑾後在銅鑼祭祀圈內六村遶境;正月許福,十一月還福,境內二十四尊神明也被請來宮內歡度兩個月的冬天,這是天神良福;諸神聖誕當地客語稱為神生(siin sang),亦即十殿閻王、玉皇大帝、三官大帝、三山國王、福德正神、城隍爺、酆都大帝、孟婆娘及註生娘娘等二十餘位尊神的聖誕日,各就近期合併,每月舉行一次神生祭典。

這秋涼十月的週日裡,我所參與觀察的是酆都大帝與孟婆娘娘的神生祭典。儀式由鄉內的誦經團執禮,五位成員中,一人主誦,兩人助誦,一人司鼓,一人司琴(電子琴)。誦經團依《佛門日課.演淨科儀》行禮,誦完三卷《大乘金剛般若寶懺》後,代表信徒上奏表章,祝賀酆都與孟婆聖誕。行禮者則為宮內管理委員會之委員,一人主祭,數人陪之,一般鄉民則並未來廟參禮。整個儀式少了民間信仰的熱鬧喧囂,卻多得一整座廟的肅穆虔敬。

田野調查時,由於打開所有感官,因此這個神生儀式過程,對我而言是資訊超載的,彷彿每一處細節都那麼重要,而整個事件又是如此新奇。本專欄篇幅有限,無法針對本儀式中,佛教、道教與民間信仰交融的現象,多為論辯;倒是儀程中的幾處細節所顯示的虔誠,引人深思,辜贅此間,以饗讀者。

神生儀式從傍晚六點進行到十一點半,特別是誦讀金剛寶懺的時間長達三小時,中間雖然略微小休,但是對體力及精神的考驗不為不小。每遇唱佛或念咒之時,鼓聲琴聲伴奏下,鄉民恭行跪拜禮,在那主祭與陪祭交替反覆間,但見陪祭者執香合十快速地禮拜,自始至終全心全意,令人印象深刻。

禮終恭送佛祖時,香公伯負責敲擊正殿祀鼓,他取下長柄鼓槌後,立即執器向佛行禮,意態莊重,雖然那僅僅是兩三秒鐘的時間,但是那一刻我看見佛,看見他心靈裡的佛。

辭別天后宮,收下主委夫人執意相贈的齋果,與學生道別後,取道高速公路北返,雖然滴酒未沾,可是卻一路醺然神往。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上午11:49 ,所屬標籤為 ,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