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晚上10:08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客家:歷史.文化.印象》導論

羅烈師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

這一系列的嘗試似乎像極了拼圖,儘管胸有成竹地拼湊,但是實際蒐集與拼整的過程,倒也往往意想不到地發現細微精妙的圖像;然而最出乎意料的是,當目睹圖案完成後,卻發現它的背面繪有完全不同的圖畫。

──河合洋尚等 2021

一、前言

《客家:歷史.文化.印象》是一本客家通論書籍,回應日本讀者:「有沒有能夠簡單易懂地掌握客家整體面貌的書呢?」的需求而寫作。三位作者,分別為飯島典子,廣島市立大學國際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河合洋尚,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全球化現象研究部/綜合研究研究所大學文化學院副教授,社會人類學博士。小林宏至,山口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社會人類學博士。

作者群長年在各自領域進行有關客家調查研究,認為客家的真實面與過去概述書經常談論的客家面貌明顯不同,開始思考可以顛覆世間客家通俗形象到什麼地步,因而著手撰寫這本書。作者群在後記中提及,本書的撰寫過程像是一項拼圖遊戲,努力完成預想中的圖案後,驚訝地發現圖案背後竟有完全不同的圖案。那麼,作者群所預想的圖案是什麼呢?而背後的圖案又是什麼呢?筆者認為,本書之章節架構本身,尤其是前兩部份的「歷史、文化」,構成了客家文化整體觀,也就是所謂預想的圖案,而這就是作者群回應讀者想要了解的客家整體面貌。至於背後的圖案則是每個主題章節的實質內涵以及第三部份「印象」,這些主題內涵之細節論辯,反反覆覆地展現了作者群對於客家文化變遷和拓展之反思與超越。下文首先簡介全書內涵,其次提出四點討論,最後總結全文,認為本書兼顧一般讀者對於客家整體文化理解的期待以及學術議題進一步展開的想像,是一本值得推薦給華文讀者的客家知識普及版著作。

二、歷史、文化與印像

全書計30章,可以分成三個部份,歷史與地理、生活與習慣、再現與認同,首先介紹客家之族群歷史與全球人口分布概況;其次介紹宗族、節慶、儀式、生活、藝術等文化多樣面貌,最後從語言、形象、博物館與社會組織等面向,討論客家文化之再現與族群認同,以下分別簡述之。

(一)歷史與地理

這部份共10章,主要內涵為介紹客家起源與人口分布。作者群先根據一般的說法,指出客家起源於中原地區,經由山岳地帶遷徙至東南部之廣東省、福建省、江西省三省交界邊區。位於該地理範圍的廣東省東部梅州和河源 、福建省西部的龍岩和寧化,以及江西省南部的贛州,現有漢族居民中客家佔有90%以上。至於目前居住於全世界的客家人,其祖先大多自此遷徙各地。因此,本區域常被稱為「客家原鄉」。

從客家原鄉遷徙至中國境內其他地區以廣西及四川較多,廣西客家人口約佔全區10%(約900萬人),以東部和南部較多,其中鄰近廣東省陸川(約69%)和博白(約65%)最多;東北部的賀州、南部的防城港和東興也有較多客家人口。四川省方面,客家分布於成都以東,往簡陽、資陽、重慶一帶;其中尤以成都東郊外的龍泉驛區裡,聚集著客家人口佔80%以上的村落,最受矚目。

香港與澳門的客家認同較低,但兩地客家人口比例推估約每5–7人即為一位客家人,總人口數超過100萬。臺灣客家人口約佔總人口15%,超過300萬,分布於臺灣各地,尤其是北部的桃園、新竹、苗栗三縣、中部東勢、石岡以及南部高雄屏東等地。至於中臺港澳之外的世界各地客家人口有80%居住於東南亞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及新加坡;而其分布範圍則遍布世界五大洲。

以上人口分布態勢分別專章描述,構成第一部份的實質內涵。至於客家族群之來源方面,本書置於首章,先採一般常見的說法,即客家來自於中原,因歷代戰亂而南遷至閩粵贛邊區;然而,本書實際並不直接接受此一說法,首章即提出客家是南方土著的說法。

(二)生活與習慣

本書第二部份共12章,討論客家社會與文化,包含宗親、習俗、信仰、服飾、飲食、建築、山歌及工藝等主題。

首先指出客家人以祖先為中心凝聚在一起的社會型態,也就是宗族觀念與體制格外受到重視,這表現在祠堂與牌位、祖墓、族譜及父系敘事等現象;然而即使如此,女性在一般生活層面的影響力未必不如男性,同時以女性為宗族祭祀對象,亦即祖婆的案例也十分常見。

在節慶與生命儀式等習俗方面,客家與一般漢族有很高的共通性,反之某些客家地區流行的習俗卻未必見諸其他客家地區,因此本主題兩章之內容實質上列舉一些個案,介紹某些客庄的習俗。這些個案包含「鬧春田」、「走古事」、「四月八」、「舞麒麟」、「天穿日」、「桐花祭」等。

風水知識與觀念也是漢民族所共有,然而客家社會特別藉由中原南遷的說法,強化了客家與風水之間的緊密相連。無論形勢派或理氣派在地理上是與客家居住地區重疊或是相接,都對客家社會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形勢派祖師楊筠松被認為因唐末黃巢之亂而把風水知識帶來南方,完全符合客家的中原南遷論述。二次葬有時也被說是客家「特有」的習俗,主張在遷徙過程,形成了二次葬這樣流動地移動墳墓的習俗。

信仰方面各地客庄的守護神各異,也同在漢民族的神格體系之內。這些各地客庄信仰包含三山國王與義民爺、媽祖、觀音、何仙姑、九天玄女、七聖娘娘、法妙仙人等多樣的女神信仰、伯公與公王以及拿督公等,至於哪一種神明才是所謂「客家特色」,實因各地不同的社會脈絡而有所差別。

在服飾方面,獨特的客家民族服飾並不存在。通常客家服飾以女性為討論對象,最常被提及的「客家服」就是黑或深藍等樸素的農事作業服,以及有著寬大帽緣的遮陽帽。然而這種服飾早在1970年代已不見於客家地區;同時,受當代臺灣桐花祭的影響,白色花瓣成為客家服飾的裝飾重點。

飲食文化方面,所謂的客家菜為何?也是難以回答的問題。不同地區的客家菜差異頗大,某個地區的客家菜可能到其他地區則被視為其他族群菜肴。因此,本主題只能分別介紹數個地區各自典型的客家菜,呈現客家菜的概況與多樣性。這些客家菜包含廣東東江客家菜之釀豆腐、梅菜扣肉、鹽焗雞、發粄、艾粄、仙人粄、狗肉等;福建、江西、四川的客家菜分別有酒釀、擂茶、燒賣、糍粑,同時整體看來,江西省的客家菜與福建省和廣東省相比相對嗆辣許多;臺灣的客家菜,一般來講在臺灣客家小炒、粄條、豬腳、炒鹹豬肉、擂茶、東方美人茶;至於東南亞則較與東江菜相似,包含釀豆腐、梅菜扣肉、鹽焗雞等。

建築方面,圓形土樓最常被認為是典型客家建築,但是閩粵交界處土樓最多的地區卻同時也含閩南族群;相反地,粵東客家最常見的建築是圍龍屋,而臺灣客家則與閩南族群相同地以三合院為主要居住型態。換言之,獨特的客家建築也不存在。

山歌是土樓以外,一定會被提及的客家的特色。山歌可以定義為「原本在戶外,特別是在山上即興唱誦的民謠」,其歌謠的內容既有勞動也有戀愛,內容各式各樣。戰後客家山歌朝向藝術化發展,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及世界各地出現了傳承客家山歌的團體。特別是臺灣融合了客家山歌與流行音樂,出現了新形態的客家流行音樂,也進入到中國或世界的客家社會。

最後工藝方面,列舉了廣東省、福建省與臺灣知名工藝品中的石雕、木雕、花燈、陶器、紙傘、藍染、花布7種。

(三)再現與認同

最後第三部份的再現與認同共8章,包含語言、文化形象、客家社團與博物館,這些都牽涉到客家文化的再現與客家身份的認同。

客家話常被認為是客家族群起源的重要論據,然而究竟哪些語言算是客家話,與其他語言的界線又在哪裡?都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同時全球化壓力下,各地客家話皆呈顯著衰退面貌。然而中國大陸的客家話卻因原本未被認定為客家話的語言被認定為客家話,反而有所擴張。因此作者群主張,客家話並非固定的實體,而是依據社會狀況反覆著消失、建構,以及重構過程的語言。

關於此一族群建構的過程,本書作者群進一步針對客家名人、東方猶太人、勤勞美麗女性、土樓、以及媒體再現等文化形象,分析其創造與建構過程。作者群認為「客家形象」比實際的客家人和客家文化更加要求「客家特色」。近年藉由客家本身加速地再生產客家形象,已對原本不太抱持客家意識的人們產生影響。在客家地區生活的人們,每天在各種報導、招牌、活動、景觀、營生方式中,都身處於被迫思考自身「客家特色」的狀態中。而此一建構過程的實質推動力量是全球性客家社團崇正會與客屬總會等團體;至於世界客家大會等活動以及各地的客家博物館,則是此一建構之手段或形式。

最後一章客家認同即為全書結論,本書用極大的篇幅反覆介紹了客家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那麼,為什麼客家的語言和文化如此多樣呢?作者群主張,這些文化多樣性並非同一族群之遷徙所致;反而是各種原本就不同的族群因應社會狀況,轉換而來成為客家族群,所以其文化自然是多樣性的。

三、討論

本書作為一本面對一般大眾的客家知識普及讀本,是十分出色的,既呈現了「是什麼?」,更企圖帶領讀者解釋「為什麼?」。前兩部份以類似百科全書式的風格,介紹了客家族群的歷史、人口分布與社會文化等,這可能就是作者「拼圖」比喻中,所預想的圖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群強調客家文化內部多樣性,甚至也提醒了其中與漢民族文化的共通性;於是作者群在第三部份以文化再現及認同的反思性視角,解釋客家族群這種多元面貌的緣由。

(一)文化特殊論及其反思

乍看本書章節(特別是前兩部份的安排)似乎採取了所謂「文化特殊論」的觀點,亦即視客家為具有獨特文化的族群整體;然而作者群明白地反對此一主張,早在撰述之前,即已決定要顛覆此一對客家通俗形象的想像。於是全書呈現看似矛盾,卻又不得不然的章節架構與內容舖排。

對於常民讀者而言,必須先認定客家是一具體的族群,才能進一步了解其族群的歷史、人口與文化;於是作者群先用第一及二部份,讓讀者了解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是什麼」,敘述了「客家原本居住在中國中原地區,經過歷史上多次遷徙而生活在閩粵贛、臺灣、東南亞乃至於世界五大洲,人口多達幾千萬」;同時又說明「客家人重視宗族親戚,在生活、習俗與信仰方面,雖然有些跟一般漢人相似,卻也有屬於自身的特點」。然而,作者在闡述「客家是什麼」之餘,又不斷地說明「其實客家未必都是這樣」;甚至更用第三部份,以較為分析討論的語氣,解釋客家文化多樣性的形成原因。推翻了章節安排上的「文化特殊論」假相,指出客家文化多樣性並非來自同一根源的族群,因遷徙到不同地方而產生文化變遷;而是不同地區的各種族群因應各自的社會狀況,轉換而成為客家族群。換言之,作者群對於客家族群之形成並不主張客家源自歷史上同一血緣或同一地區共同祖先之後代;而是近現代各地區不同人群接受了客家認同,建構的結果。就族群理論而言,前者是特質論,後者是建構論,而作者群的理論觀點屬於後者。

這種論點與章節安排相互背離的微妙安排,表現為本書兩項書寫理路的特色,說明如下。

(二)交互論辯

作為概述性質的客家導論書籍,簡明扼要地描述後,再補上其他異說,不失為一種平衡的作法。以首章「誰是客家?」為例:

誰是客家?……他們是在中國大陸約佔92%之漢族的一個支系,具有獨特文化和語言的族群。……客家意指「以客為家」,並未突顯其出身地,這明顯與以廣東人、潮州人、閩南人等地區為基礎的認同相異;所以即使是在中國,這個名稱也給對客家不熟悉的人帶來奇妙的印象。

「客」在現代日語的語感裡,是客人等來訪者之意,稍帶好感,只是有時也予人「外人」等警戒防備的印象。……一直到戰前為止,客家在使用上皆帶有藐視之意;認為客家不是漢民族而是少數民族的誤解,也根深柢固。……

不過,現在公認客家是漢族的一支。不僅如此,客家有時甚至被認為是撐起中國歷代革命的漢族精銳。客家也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有許多名人輩出,客家人自身亦反覆強調。

以上敘述有三重點,首先簡明地指出客家是漢族之少數支系;其次說明此一稱呼是對客家的蔑稱;但隨即補充也有強調客家是漢族精銳的說法。再以同章關於「中原起源說」為例:

客家學始祖羅香林指出的中原五次大遷徙成為定論已久,途經福建省寧化石壁的路徑,也幾乎必定記載於書上或客家博物館的解說板上,成了客家的基本知識。而這種強調客家係正統漢民族,起源自中國文化發祥地中原之論述,可以說是為了反駁當時仍普遍流行的客家非漢族的貶抑態度。

但是,這樣的「中原起源說」已開始受到質疑,日本客家研究先鋒歷史學者中川學,首先從醫學的觀點提出疑問,認為客家族群有南方血源;房學嘉運用考古學、民族學、自然人類學的知識,提倡客家的起源不是中原,而是南方土著的「土著起源說」。這項新學說,也獲得陳支平和謝重光等支持。 

以上敘述亦有三重點,首先指出客家起源於中原的說法;其次論述這種說法實際上是為了反駁客家非漢人的主張;但也隨即補述中原論已為近來的研究者所推翻。

(三)平行呈現

面對各地區客家之特殊性,作者群採取平行論列的方式,例如客家菜包含:廣東(東江)客家菜;福建、江西、四川的客家菜;臺灣客家菜;東南亞、大洋洲的客家菜。

相同的論述也表現在建築,第16章土樓、第17章圍龍屋與第18章三合院;

宗教與信仰則討論了三山國王、義民爺、多樣的女神信仰、伯公與公王等,不同的神明在各地被奉為「客家守護神」來信仰是值得矚目的。至於哪一種神明才是「客家特色」,實因各地的社會脈絡而異。

關於節慶,客家的節慶基本上和其他漢族大致相同,由春節(舊曆新年)開始,陸續過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等傳統節慶。大多數客家人都會過這些節慶,其內容與其他漢族也有不少的共同點。只是,即便同屬客家,也存在豐富的多樣性,因地區或各宗族而異。縱使是同一地區,也可以看到某些宗族重視元宵節,某些宗族重視冬至的狀況。此外,節慶時一般都會舉辦包含祭拜祖先或表演技藝等活動的「祭典」,其內容也不是只有一個樣貌。然而,近年在客家地區,將特定節慶作為客家特色轉變為觀光資源,創造出嶄新呈現的趨勢也越發顯著。

四、結語

本書對一般知識大眾或學生來說為絕佳的客家文化導論,可以作為簡明扼要的教科書,十分成功;作為客家知識體系之研究,也是十分適合的起點。本書在結構上呈現了一個客家文化的整體面貌;但是在客家文化實質內涵的描述與論中,又不斷地推翻這種整體面貌觀。對於一般讀者而言,應該可以在本書找到「客家是什麼?」的通俗簡明答案;但是對於這個答案不滿意的讀者,也必定在對客家文化多樣性反反覆覆地平行並列與交互論證中,打破客家文化的刻板印象,深思其客家印象形成的原因。

順此理路探尋下去,想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讀者應該會問:「既然通俗的客家整體面貌應該被打破,那麼一本介紹客家文化導論的書籍還要用一個客家文化全貌觀作為篇章架構嗎?」粗淺的答案或許可以主張:要先立,才能破;如果不先描述一個通俗印象,就無法予以解構。然而,或許可以再深思幾番。

一如客家,其實吾人可以想像,即使是漢人、閩南人乃至中國人等人群類屬,也不可能會有一獨特而整體的文化,而這一直是「國民性」或「族群性」研究永遠無法解決的困難。吾人對於客家文化獨特性進行反覆地論辯時,卻不見得會用這樣的心情,面對客家在各地區所對應的各主流人群,可見解構客家文化獨特性的終極辦法,可能是不再討論客家文化之獨特性,如此則本文之篇章架構就會被全然拆解。那麼,下一本客家導論的通俗作品應該如何安排篇章呢?我想,這個問題正等待著客家研究者接招。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晚上10:08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