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上午8:39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人神許諾

或許虔誠,也可能只是隨口罷了,我們的許願竟然就被上蒼實現了!只是我們還願了嗎?人神之間的許諾可以掉以輕心嗎?謝賜龍說了一個好長的客家故事,這故事關於死亡、親子與人神之間。
所謂還老愿指的是子女在父母親過世後三年,代替父母,向諸天神佛還願的儀式;藉由還老愿,子女代父母還完了對神佛可能的虧欠,至此三年,可以褪去喪服,也正式告別了哀傷。
2007新竹新豐謝家還老愿儀式,中為請神先生。
資料來源:謝賜龍提供。
這一習俗常見於新竹海陸腔客語流行區的客庄,本書即以新竹地區各鄉、鎮、市為對象,以儀式現場之參與觀察,以及儀式專家之訪談,更依據田野調查所蒐集的文本,將還老愿禮俗相關的空間、用品、儀式與文本以及儀式專家等,予以相當完整的記錄。讀者不妨注意以下重點:
其一,地方知識之形成與傳承
執行還老愿儀式的儀式專家基本上是儒家形態的禮生傳統,地方稱之為「先生」,而這些先生們各有其師承系統。不過也有少數儀式專家具有道教或佛教儀式知識背景,所執行的還老愿儀式內涵,便略有不同。
其二,還老愿儀式之完整紀錄
本書關於還老愿儀式之紀錄係根據作者之親身經驗,以一場自己親人的還老愿儀式的完整紀錄為基礎,再據以向其他儀式專家訪談、比較與求證,因此確實可以稱為新竹地區的還老愿儀式的典型個案。
其三,儀式相關意義之分析
還老愿天地案及燈座
資料來源:謝賜龍提供。
關於儀式意義的討論係儀式研究最重要但也最困難的議題,還老愿儀式等同於個人最後一場生命儀式,儀式所揭示的「酬還」觀念以及由子女代理父母還愿的這一習俗,隱涵著深層的文化心靈。在作者碩士論文原稿中,有較大篇幅關於「通過儀式」的討論;惟以新竹文獻研究叢書之屬性,作者割捨了這部份的討論,有意深究者可另行自國家圖書館取閱。儘管如此,作者仍對於儀式細節方面的意義著墨不少。例如關於「燈座」的討論即十分詳盡,除臚列各儀式專家對燈座的製作與意義解釋外,又徵引《安平縣雜記》:「十五日,上元佳節,天官大帝誕,人家及各廟宇均如慶祝玉皇儀式,演大小戲,延道士以誦經,紙糊三官帝闕三座…。」,從而確認燈座所象徵的三官大帝宮闕之意。
賜龍兄《新竹地區還老愿儀式之研究》完成碩士論文至今(2019)倏忽已十年,本著作是學院派的訓練與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典型交會,而這也正是新竹文獻研究叢書出版之始終如一之軌跡。期盼縣內各世代的知識份子,持續本傳統而更光大之,是為序。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上午8:39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