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晚上9:05
《芎林存仁院.序》
記得那年案頭躺著一張昭和15年(1940)的老照片,影像由劉玉嬌老師提供,八十餘位學齡前孩童由一位老者及兩位年輕女老師率領,在日式歐風的華麗建築前,留下了童稚身影。沖洗師在相片上註記了明顯的字樣:「存仁院芎林託兒所第一回保育終了記念」,而建築物外牆也鑲刻著「存仁院」三字。
照片提供:劉玉嬌 |
那麼,存仁院是怎樣的機構呢?透過劉玉嬌老師的研究,我們驚訝地得知在國家與社會同時從傳統轉型到現代的歷程中,這段民間鸞堂信仰蛻變為財團法人慈善機構的故事;而這故事竟然早在上個世紀初,日人殖民治臺之時,即已完成。
關聖帝君、文人結社、戒治鴉片、行善等,構成了臺灣鸞堂信仰面貌,而其傳入與廣布於臺灣,新竹芎林扮演重要角色。光緒戊戌24年也就是明治30年(1898),芎林知名文人彭殿華建立明復堂,自廣東省陸豐縣五雲洞引入同為彭氏宗親之恩主公信仰,藉以戒治鴉片;隨後明復堂改組為復善堂,並且附設仁濟藥舖。鸞堂信仰以行善積功,激勵信眾,於是信仰與行善互為表裡,風行於臺灣傳統地方社會。然而,大正四年(1915)西來庵抗日事件後,日人壓抑查禁台人這一類扶鸞降筆信仰;同時,也在「內地延長主義」的施政方向下,要將臺灣傳統習慣法下的社會,轉型為與日本內地相同的法治社會。於是復善堂及其附設仁濟藥舖,便於大正12年(1923)接受政府法令,改登記為財團法人存仁院,原初的信仰氛圍也漸漸褪去。
老照片裡的存仁院興建於昭和四年(1929),那正象徵著一個國家與社會合作慈善事業的歷史高峰;戰後鼎革,存仁院重新登記財團法人,又逢政局動盪,地方社會不安,存仁院之產業與投資,橫遭鉅變,元氣大傷。至民國60年(1971)華廈拆除,改建出租,行善濟世之往事,隨之塵封。此刻立足芎林鄉公所,對街之網路名店「新美珍」,即其舊址;路人但知蛋糕之香甜,已渾不知百年往事。地方史之淪落,令人不勝唏噓。劉玉嬌老師即財團法人存仁院董事長之後人,以存仁院所藏史料為基礎,又廣泛蒐羅官方民間所藏相關史料,完成這本專書,保留了這段芎林史也是臺灣史的重要片段,居功厥偉。
巧逢戊戌,兩甲子前,困於煙癮之彭殿華創建鸞堂,終脫桎梏,劉氏父子後先相承,偕芎林地方士紳,開創行善濟世之大格局。存仁院之興,實厚植於傳統社會力量;殆國家之日盛,反致地方力量衰微。而今,國家戒嚴體制早已煙消霧散,惟地方社會之力量,仍待培植。讀此書者,緬懷前人德業之餘,亦當有所師之。
羅烈師於交大客院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