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晚上9:17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未來的虛實兩策
羅烈師
2018/11/11
一、前言:南飛小說
不是沒聽過邦加島,也略知這印尼島嶼的客家錫礦工人移民故事,但完全不知湯順利(Sunlie Thomas Alexander)其人,拜《幽靈船》這本小書,讓我在南飛馬來西亞田野的旅途上,因著他的引導而全然沉浸於南島、海洋與跨族群的認同悲喜中。更驚訝的是,讀罷掩卷,才發現這是吳庭寬參與「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2016全球客家串流計畫」的成果。
都會客家是臺灣陌生的文化現象,即便累積了30年的義民祭經驗與30年的「還我母語大遊行」回憶,相對於兩百多年的農業社會傳統,到底如何開展這一新興文化現象,臺灣客家與臺北客家仍在摸索、嘗試與思考中。
對我這個住在城市的鄉下人而言,聽著臺北客家事務的高唱低吟,拈出虛實二字,以添想像。
二、虛
湯順利《幽靈船》書影
「徵件」是臺北客家面對自身沒有客庄之窘境的利器,2015至今,分別辦理了四屆「當代客家表演藝術徵件」與「全球客家串流」兩大計畫,鼓勵了十餘個壯遊青年、十餘場客家戲劇與十餘項客家藝術展演出版。我曾觀賞幾次,對觀眾之年輕與時尚,迥異於客庄活動之老邁,印象深刻。即如《南方彼岸-學邦加共同創作計劃》,對於庭寬而言,未來更形寬廣:
計畫結束後出版了作家湯順利中譯作品《幽靈船》,後續也將引進更多的東南亞文學,供台灣社會反思。東南亞和台灣有許多共通之處,包括移民社會、歷史殖民背景等,也希望我們在提倡南向,往南看的同時,能有知識上的累積去互相理解,不僅是賺錢,而是能長久的經營交流。[1]
毫無疑問的,藉由這種串流,吾人照見臺灣客家一個全球的視野,令人愉悅而不那麼孤獨。可是疑慮而不確定感,也難忽視:
庭寬在串流前也不懂客家,對客家有許多想像,也會覺得到那邊應該看一些什麼東西,但實地走訪後卻覺得是一個好混亂的狀態,於是反問自己是不是這個混亂的狀態才是正常的狀態?他開始思考「遷徙」,遷徙是跨越世代、跨越族群甚至跨越文化,會遇到許多困難及挑戰,過程中勢必會因社會情境而產生質變,於是邦加島的客家人成為那樣的客家人,和台灣的客家很不一樣,很難用台灣慣以理解的方式去瞭解他們,而客家的認同應該也是更為多元的。[2]
這正是虛策的正反兩面,與客家淵源深淺不一的個人或團體會被這樣的計畫所吸引,於是呈現亮麗多彩的多元創意;然而,事過境遷,究竟為臺北客家留下什麼,不會沒人質疑。
三、實
臺北客家公園活動海報
佔地四公頃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似乎是某種「擬客庄」,相對於前述徵件質疑,是踏實了一些。公園位於臺北市汀州路與師大路所夾新店溪北岸,東西銜接自來水博物館、寶藏巖等文化路線,南北通過古亭庄舊址,沿著師大路穿過龍泉市場與泰順街等客家人較多的地區,又有跨堤平台設施更聯結鄰近的河濱公園。館舍內有常設與特定主題展示,召募志工,經營市民農園,辦理推廣活動,還提供社區大學式課程,甚至傳統的伯公與義民爺也奉祀於園內,多少有些客家社區的味道。
四、結語:虛實相濟
臺北客家基金會被賦予執行都會客家事務之角色,甚至有可能也不小心地代表了臺北都會客家的身份,如果只是自我定位為一群公務員或準公務員為市民提供客家文化服務與資源,恐怕難以讓客家在臺北生根。社區營造在臺灣已有三十年經驗,期盼臺北都會客家能以主題公園為中心,秉持地域(locality)與社群(community)雙重關係,讓此處成為客家在都會裡的新角落與新社區。
贅語一二,曾參與基金會年度座談,袞袞諸公苦口婆心,建言頗多。然而,都會客家其實是臺灣客家兩百餘年來的新經驗,恐怕只有尋找新生代「臺北『原生』客家」參與決策,才能直接面對下一個世代的客家世界。


[1] 吳庭寬(口述),〈2018全球客家串流計畫徵件說明會【經驗分享】PartI吳庭寬 《南方彼岸-文學邦加共同創作計劃》〉,https://www.facebook.com/hakkaprojects/videos/徵件說明會【經驗分享】Parti-吳庭寬-南方彼岸-文學邦加共同創作計劃/394588737606865/,登入日期2018/11/6
[2] 同前頁註1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晚上9:17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1 留言:

  1. 2018年11月13日 上午9:07 , Dino 提到...

    等好久惹,當他們移民到印尼後,還說客家話嗎? 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