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下午5:06
14北大教堂
週末,爸爸決定過一個特別的夜晚,到教堂望主日彌撒。其實我們並不信仰天主教,但是爸爸小時候讀的是天主堂的幼稚園,所以對彌撒還是有著特殊的感覺。我們提早到達教堂,跟爸爸的朋友會合,聽他介紹教堂的始末。
「民國四十七年俗稱北大教堂的『新竹市聖母無玷之心大堂』及主教公署落成啟用;四年後,管轄桃竹苗三縣的新竹教區成立,這一段天主教在中國內戰之後所受的磨難,至此告一段落。」聽到叔叔談到內戰,我立刻問他倒底是怎麼回事。
「民國三十八年中國大陸淪陷,國民黨政府播遷台灣。四十一年底耶穌會神父在大陸遭中共驅逐出境,陸續逃到台灣,於是分別按照原來教區、會院或國籍分區傳教。費濟時神父和一位修士來到新竹,住在東山里十三號開始傳教。」原來耶穌會神父這麼晚才來台灣,我以為他們清朝就來了!
〈聖殿夕照〉王翰賢畫作 資料轉載《大紀元》 |
「這麼說來,以前北大教堂這一帶就是眷村囉,所以教堂才會座落在此!」我想這是一個合理的推論。叔叔正要說話時,爸爸卻先回答了:
「這故事要從建教堂前的十多年前談起,晨晨應該記得北郭園就在這附近吧?1940年時這條中正路往機場沿伸時,北郭園不就是被拆毀了?那時日本駐新竹海軍航空隊的汽車修理場藉地利之便,就取得現在教堂的這塊土地。後來戰爭結束了,國民政府的新竹空軍基地運輸隊的修理站,就順理成章地接收這塊土地。民國三十八年隨著中國大陸形式逆轉,大批眷屬先後撤退來台後,自然就把這塊土地做為空軍眷村。」爸爸對歷史的來龍去脈向來最有興趣,所以對這塊土地所有權的移轉也特別留意。
「所以耶穌會的神父一來新竹就到這個空軍眷村傳教了?」我問叔叔。
「應該是這樣沒錯,而且啊,不只是傳教而已,因為這裡做為眷村終究是太小了,不久就拆除了。後來教會就買下了這塊土地,由曾任揚州區主教的費濟時神父規畫,按照大陸揚州教堂的外形,建成了現在這個教堂。」叔叔又進一步介紹教堂建築:
「雖然北大教堂的歷史並不悠久,但是已是新竹市的非常重要地標。教堂的建地約一千四百坪,全長一百二十呎,寬五十呎。建成的鐘樓高90呎,堂內則挑高45呎,擁有一千個座位。2001年甚至參加『全國歷史建築百景徵選』,獲得新竹市第一名,全國第57名,可見北大教堂的重要性。」聽完叔叔簡潔的介紹,我們一起進入教堂望彌撒。
從進堂式的歌詠開始,我便被教堂神聖氣氛所感動;雖然神父讀經時,我不敢應答,但是教堂裡那眾人異口同聲的情景,是我未曾經驗過的!彌撒結束後,叔叔告訴我兩件有趣的事:
「每年聖誕夜的子夜彌撒可以說是北大教堂的招牌活動,年年都吸引上千位市民教友一起參與,座無虛席,值得來參加,感受天主的信仰。此外,近年來,由於新竹市是高科技重鎮,來陸續引進許多東南亞的外籍勞工。北大教堂週日舉行英語彌撒,一早就會聚集大批外籍勞工,特別是菲律賓籍者等著進入教堂,近午彌撒結束後,大批外勞從北大教堂一路散開,向新竹火車站方向移動,沿路逛街、購物與交誼,成為北大教堂特殊的街景。」
走出教堂,夜涼如水,我的心靈悸動之後,又歸平靜。從傳統中國到日本殖民,再到西方宗教文明,我生活的城市原來是那麼的精采!
晨晨的新竹歷史踏查
|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