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晚上8:34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這是一張「伯公山」上樹前的合影,一身軍服的他,俊俏而仍難掩嫩的臉龐立刻攫住了我的目光。我想這青年未及弱冠吧?
居中的女子神情嚴肅,右前方站著兩個幼童,她應該就是孩子的阿姆。這阿姆或許只是因為鏡頭而難以輕鬆吧,但是卻很難不讓我懷疑戰爭逐漸迫近的陰影,暗沉了這一切。
資料來源:楊梅吳金淼攝,轉引自「客發中心典藏網
伯公山是桃園楊梅錫福宮的後山,錫福宮位於楊梅市區,供奉客語稱為三界爺的主神三官大帝,是楊梅的信仰中心。這廟宇早在十九世紀初期之清嘉慶年間已有淵源,日本大正元年(1912)在伯公山伯公廟廟址重建,合祀福德正神。廟名錫福宮,兼有天官賜福及福德正神的雙重意涵。
相片右下角所看到的屋頂一隅,正是錫福宮廟背。伯公既是人們最親近的神,又可以代替我們向天公轉達祈求賜福的微願,因此伯公山前伯公與天公共祠的錫福宮,自然是惶惑人們乞求平安的場所。
按年紀推估,我想青年是女子的幼弟吧。我想像身著軍服的他,離開已是定局,行前在錫福宮上香祈願,又請得相館的吳金淼留下了未知旅程前的這一刻平靜。
這張合影也讓我立刻思及前一陣子在竹東看到另一張彭姓人家的老照片,那是昭和13年(1938),椅子上的老媽媽前後圍立著一群兒孫,這阿姆無視週遭歡送的布旗翻飛與人群喧囂,兀自眉頭輕鎖,因為這一天她摯愛的屘子要從軍去了。
那年頭,軍國主義當道,年青人接受徵召上戰場之前,親友準備高高的布旗,上書戰士姓名或祝福詞,以壯聲勢。男人的威,正是女人的哀。據說竹東彭家這年青人,最終平安歸來,可惜老照片沒留下那紛亂年代的生命狂喜。
那伯公山上的年青男子呢?與家人合影之後,他離開這熟悉的世界,軍艦停泊何方?海南島?或者婆羅洲?最終,他活著回來這島嶼了嗎?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晚上8:34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