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晚上8:37
5-1 吳振淵的鄉愁
民國五十二年(1963),滿四十歲吳振淵(1923-)結束臺北的洗衣店生意,前來新竹勝利路落腳,並且繼續經營洗衣店生意。振淵原籍湖口,為羊喜窩維信公派下子孫,大正十二年(1923)出生於湖口羊喜窩,童年曾短暫地居住於湖口老街,老街生意沒落後,振淵隨父母舉家遷往新湖口經營雜貨店。隨後二十餘年的歲月裡,振淵曾因不願接受日軍徵兵而逃往花蓮;而後任職石原礦業遠赴海南島;戰後則在臺北衡陽街餐廳工作,見餐廳送洗桌巾之生意不惡,於是自行洗衣店承攬此生意。後來競爭十分激烈而不堪經營,乃結束營業,轉來新竹發展。一晃眼四十個年頭過去,振淵已退休多年,洗衣店交由兒子打理。
相反的,振淵家庭的語言卻不是客語。由於妻子是閩南人,所以家中的通行語言是閩南語,兒子也只勉強能聽一些客語而已。振淵流暢且典雅的客語與他相當熱切的客家認同,幾乎己確定止於其一身。那麼是什麼力量牽引著振淵呢?我不知道完整的答案,但是眼前看來,顯然有兩根絲線牽繫著年邁卻硬朗的振淵,而這都與湖口息息相關。
振淵的祖先世居湖口,目前尚有多族人仍住在湖口,湖口老街的建成最大的功臣正是維信公派下吳家子弟,所以湖口老街向來就有「吳半街」的說法。[1]然而湖口老街驚鴻一瞥的繁華卻沈重地打擊了吳家的雄心,於是對吳家子弟而言,吳半街的稱號不但未見光榮,反而充滿無奈與感傷。這樣的心情表現在長年客居在外的振淵身上,格外明顯。
葉漢卿手指畫作 |
或許正是對吳家昔時光榮的感傷以及對外祖父的孺慕之情,浪寓外地多年,復定居新竹市行四十餘年的振淵,念念不忘的卻是湖口老街。因此,振淵將洗衣店交給長子後,也開始潛心於書畫創作與文物收藏整理。振淵作品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故鄉湖口老街〉,詩云:「老街三百步,弓廊六十連;磚瓦顯古跡,懷念祖先賢;車馬避裏外,地偏老幼閒;廟口童竹馬,惹懷故鄉園。」振淵此詩跋曰:「……感懷今惜,惹懷鄉愁,倘能趲回故園,以享晚年,宿願也。」這些躍然紙上的鄉愁,正是振淵客家認同的原動力。
振淵的生命史顯示,客籍市民的客家認同必須依靠與原鄉之間的關係才能維繫,這種原鄉關係的維持不僅表見在個人身上,也可能進一步結成眾人的原鄉關係,成為所謂的同鄉會。據振淵表示,民國六十年代左右,他與十餘個來自湖口的客家人組成湖口同鄉會,每個月在輪流在某一會員家聚會一次,聚餐時一張桌子坐得滿滿的。不過這個同鄉會大約只持續了二年左右,活動逐漸冷落,終於完全停止運作,同鄉會組織乃告解散。目前當年的會員不是作古,就是遷居,已經完全沒有聯絡。失去同鄉會的振淵,選擇的替代方式就是經常回鄉,並且參與社區事務。他經常健行於湖口後山,得知一段石階山徑命名為漢卿路,立即喜孜孜地表示願意認捐山徑邊涼亭的座椅。
塹城客蹤
|
|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