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中午12:12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目前國內小學社會科六年級上學期課本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一教學單元,依課程大綱,其中包含「傳統音樂和戲曲」主題。某一出版社的版本在傳統音樂方面,介紹了南管及北管;戲曲則包含布袋戲、平劇、皮影戲、歌仔戲和客家採茶戲。
同時,在僅僅兩頁的篇幅裡,共插入五張相片及圖說,分別為北管、南管、布袋戲、客家採茶戲及歌仔戲。這樣的圖文份量,既注重中國傳統與臺灣流變,也顧及閩客差異,顯示了作者的深入淺出的專業素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課文本身卻很可能引發嚴重錯誤。關於傳統戲曲的課本原文照列如下:
今日常見的傳統戲曲有布袋戲、平劇、皮影戲、歌仔戲與客家採茶戲等。布袋戲、皮影戲、平劇和客家採茶戲是從中國先後傳入臺灣,而歌仔戲則是臺灣本土的戲曲。這些戲曲在臺灣相互交流,彼此融入對方的表演方式,形成具有臺灣風格的戲曲。
戲曲不但是迎神賽會中酬謝神明的表演節目,也是農業時代人們主要的休閒娛樂;隨著科技發展,布袋戲、歌仔戲已經改變演出形式,結合聲光科技,展現了新風貌。
兩段論述包含了「傳統源流、本地發明、交流融合、及當代創新」等要素,乍看之下,四平八穩,合乎戲曲史實。然而,問題出在課文將「布袋戲、皮影戲、平劇和客家採茶戲」與「歌仔戲」二元對立,突顯了歌仔戲的本土戲曲地位,而將前四者歸為中國傳入者。這顯然違背一般常識,也不符合作者本身的論述。
關於歌仔戲的發明,課文特別以「觀點小視窗」予以說明:
歌仔戲  一百多年前,閩南地區流行的歌曲先後傳入臺灣,盛行於宜蘭縣員山鄉一帶,後來加入車鼓陣、平劇的舞蹈身段,在西元1920年代發展成歌仔戲。
這一史觀一如同頁圖說所表明:「歌仔戲的形成與發展,顯示多種戲劇交互的融合。」亦即歌仔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結果。這一說法已為定論,無須多言。問題在於,客家戲的發明與此如出一轍,而且甚至更早發生於1910年代的臺灣。
這一點課文本身的圖片註釋可以推知一二,原文照列如下:
客家採茶戲最初表演型態是三腳採茶戲,這種採茶戲形成之初,是由採茶歌融合民間舞蹈而成,屬於歌舞小戲性質;清朝同治年間傳入臺灣而發展成相褒戲、改良大戲、客家歌仔戲等不同型態的表演。在歌仔戲流行後,採茶戲援用歌仔戲曲調,並以客家語言發音,又發展出客家歌仔戲的表演形式。
本註釋引文可分成兩個部份,前段說明採茶戲早在同治年間傳入臺灣,後來在不同時代蛻變為相褒戲、改良大戲及客家歌仔戲。換言之,一如歌仔戲,客家戲也是延伸自中國的本地發明,自然也都是本土戲曲。至於引文後段,則特別描述了歌仔戲相對強勢發展之後,對客家戲的影響,但這並不影響客家戲與歌仔戲在191020年代出現的這一史實。
行文至此,辜且不提原住民,單就漢文化本身而言,筆者呼籲教科書論斷孰為本土,何者外來之時,不可不慎。何以言之?關鍵在於課文及課文衍伸出來的考題。
可以想像,寒假前的期末考,小學教師依據前述課文,很可能會有這樣的題目:
下列選項哪一個是臺灣本土戲曲?布袋戲 皮影戲ƒ平劇客家採茶戲歌仔戲。
依課文的正確答案只有歌仔戲!也說不定還有更刁鑽的是非題:
布袋戲與歌仔戲都是臺灣本土戲曲
客家採茶戲與歌仔戲都是臺灣本土戲曲
這兩題答案都錯,小朋友要在括弧內,打上大大的X!因為依據課文,只有歌仔戲才是臺灣本土戲曲。萬一全臺小朋友都考了這幾題,那豈能不令人為之寒顫?
但願筆者咬文嚼字之後的顧慮,不會真的發生在這個冬天。否則不僅客家戲的從業人士與藝術家情何以堪,連史艷文與素還真也會捧腹大笑,這當然是課文撰寫者所始料未及者。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中午12:12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