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上午9:09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3-3市場邊的客家話

    離開郊區,跟著茄苳湖的居民,沿著縣117號道路,也就是五福路,再接上明湖路、南大路,就可一路抵達南門外的竹蓮市場了。竹蓮市場是市政府九座公有零售市場之一(參見表九),原來是具有四十三年歷史的竹蓮街傳統市場,民國八十八年改建完成後,成為全國第一座擁有自動走道、公有民營之傳統零售市場。開幕以來頗受好評,引來其他各縣市組團觀摩,成了一個示範市場。
表九        新竹市公有零售市場地址
位置
市場
地址
經營方式
關東市場
關東路25
公辦公營
竹蓮市場
竹蓮街15
公辦民營
龍山超市
科學園路16236
公辦民營
東門市場
中正路92
公辦公營
南門市場
中華路338
公辦公營
西門市場
中山路97
公辦公營
北門市場
仁德街63
公辦公營
士林市場
東大路二段477
公辦公營
南寮市場
東大路三段7086
公辦公營
中央市場
中央路178
公辦公營
中央商場
中央路1025
公辦公營
資料來源:新竹市建設局市場管理課。

南門外的竹蓮市場
    為什麼要特別討論竹蓮市場呢?讓我們先回憶一下第二章關於國小客語教學的數據分析。竹蓮市場附近有兩個小學,其中竹蓮國小與市場毗鄰,而南大路上的新竹國小也只有幾百公尺之遙,這兩個小學的客語學生都佔全校學生的三分之一左右,是全市比例最高的幾個學校之一。由於國小採取學區制,學校與社區 是合一的,因此這兩個小學的高比例客語學生,象徵所在學區也必定有高比例的客家人口。既然附近社區的客家人口比例很高,市場做為市民生活的核心,必定會有明顯的客家現象。
    我們的推測是否正確呢?就到市場逛逛吧!在竹蓮市場尚未改建前,整條竹蓮街及其周邊就是一個市場,各式各樣的民生用品,地方風味的特色小吃,例如魚丸、摃丸、肉圓、魷魚羹、米粉及糕餅等,可謂應有盡有。竹蓮市場改建後,成了附有地下停車場的兩層樓建築,市場委由新竹市攤販協會承租管理。樓下的商品以衣物及各式日用百貨為主,雞鴨魚肉等食品則在二樓販賣。至於市場外的店家則一如改建前,經營各式特色小店。由於這兒是個舊社區,只要一拐進小巷弄,總會有許多令人驚艷的傳統建築及文物,對喜好風雅的人而言,也往往會流連忘返。
    那麼客家在那裡呢?起初可能會讓你失望,因為這市場除了比較寬敞、明亮及舒適外,看不出來和其他市場有何差別。當然了,如果你仔細地觀察每一個攤位,或者你常來這兒閒逛,甚至被朋友笑封為「竹蓮幫主」,你就會知道有個二樓有攤客家大湯圓,來自寶山的姜燕林與魏如美夫婦,將北埔、寶山、峨眉大隘三鄉特別的大湯圓料理,帶到新竹市內。大湯圓是客家人逢年過節或演出平安戲時必備的特色小吃,由於製作費工費時,而且成品僅能冷藏兩天,因此鮮少客家餐廳供應大湯圓。姜氏夫婦的客家大湯圓外皮用純糯米製成,內餡包有瘦豬肉、蘿蔔絲、香菇、香蔥、胡椒粉、蝦仁等豐富餡料。大湯圓放進雞湯裡,小火烹煮二十分鐘左右,便可大快朵頤。其他如客家菜包、艾草糕及水粄等,也不難在這兒找到。不過,即使在市場裡找到了一些客家美食,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那麼竹蓮市場的客家現象在那裡呢?
    市場裡確實有幾家攤販是客家人,雖然大部份時間都用國語及閩南語叫賣,而遇到熟客時,也會主動用客語表示「今晡日介豬肉當靚」,要顧客秤一些回家,但是市場裡其實不太容易聽到客家話,絕大部份的商家與顧客使用閩南語交談,國語也不少。至於市場外竹蓮街上的店家則幾乎都是閩南人,也難得感受客家的氣氛;然而有趣的事情發生在市場外頂竹圍公園的人行道上。
竹蓮市場外淨土禪寺前的客家菜販們

    每天約莫三十至四十位農婦或農夫沿公園L型人行道一側,亦即市場邊及淨土禪寺對面的人行道旁,擺設極為簡易塑膠布或箱盒,向來來往往的家庭主婦推銷他們自家田裡栽種的蔬果。你不妨傾聽小販與顧客的交談,你會發現他們說的幾乎都是流利的海陸腔調客家話。原來整個人行道上的小菜販幾乎都是客家人,他們彼此之間以客語交談,跟顧客則同時使用國台客語。絕大多數的顧客顯然都是老主顧,他們以客語跟菜販討價還價,甚至絮聒些生活鎖事。你會聽到中年的婦女顯然與菜販十分稔熟,提著菜籃一路上跟每一位菜販攀談,還特別提到某位菜販所賣鹹菜,一定賣不出去等等。
    這些菜販大都來自寶山、竹東與竹北的鄰近村落。一對來自寶山的夫婦用塑膠箱裝著套袋的小桶柑,十分受到歡迎,他們的小貨車就停在淨土禪寺的牆外,是所有菜販中規模最大的。他們夫妻倆的台語客語都非常流利,顯然已經在這裡做很久的生意了。有時候他們也會把車子停在竹蓮國小後門外,就在那兒卸貨擺攤。不過,大家長期在這兒做生意,已有大致固定的位置,不會打破彼此的默契。
    不過大部份的菜販的規模都不大,有些挑擔搭公車來這兒做生意,更多的菜販則是把機車當做貨車,載著少量剛採摘的青菜,就來這兒做生意了。這樣的小販甚至不太能用台語交談,但是他們自有生存之道。一位來自六家的古姓農婦每天騎車來此販賣,她與顧客幾乎不用台語對話,當有客人用國語或台語詢價時,她仍用客語回答,不過跟他交易的顧客幾乎都是熟客,所以他用客語就能在這裡作生意了。一位住在茄苳湖的吳先生每天必定來竹蓮市場附近逛逛,討價還價一陣子後,買走了一斤蕃茄。又有一位挽了個抓髻、妝扮雍容的婦人站在人行道上,從古姓菜販的背後,用海陸客語逕自問:
「有紅菜嗎?」
竹蓮市場外頂竹圍公園的涼亭(今已拆除)
「時節未到啦!」販婦頭也不回地回答著,甚至仍繼續招呼別的客人。我以為她近似無禮的舉動一定惹來顧客不快,沒想到幾分鐘後,婦人竟然買下她所有的番茄與大白菜。在我還沒弄清楚狀況下,她已經扛起裝好袋的蔬果,甚至丟下自己的攤位不管,就隨著婦人將菜送回家了。幾分鐘後她走回來,收拾一下舖在地上的塑膠布袋,放在摩托車後,結束了早上的生意,準備騎車回六家了。問她這樣的日子辛苦嗎?她略顯沈重地說:「沒辦法,換飯吃。」
公園裡有座木造涼亭,每天早上總有幾位中老年夫婦帶著孫兒在那裡閒談,他們或者是夫妻同來市場買菜,他們先離開市場,然後跟老伴約好在涼亭見面;或者也可能已經剛買好了菜,幾個熟識的人碰在一起就聊了起來。大部份時份他們都講海陸客語,偶爾有閩南朋友加入時,就立刻隨口用閩南語相互招呼,然後才繼續談話。一位歐巴桑將背帶裡的孫子從肩上放了下來,逗弄著要他喊「伯公」。他們小時候隨家人從南庄搬來新竹市,現在已不常回去,家中設有自家鄉割火出來的祖先牌位,不過,每年正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一定回南庄掃墓。
    相對於金山面與茄苳湖等幾絲落寞的傳統社區,竹蓮市場外面的流動攤販及涼亭裡,一方客語島嶼已經在閩南的海域中浮現。而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客語孤島不是被刻意塑造而成的,它是尋常生活的經濟活動下,自然產生的。那麼,為什麼竹蓮市場外會形成一道客家菜販組成的客家商圈呢?
    你也許會直覺地想到竹蓮市場的本身的優越環境,使得小菜販可以立足。市場改建後,場館舒適,人潮湧入,市場運作順暢,正式的攤販便樂於市場內租位營業。攤販進入市場後,市場外的店家也得順利營業。此外,市場外開闢成公園,讓小菜販可以立足。於是竹蓮市場周邊形成了街上店家、市場攤販、與公園邊小菜販的三層分工模式。
    交通便利是另一個重要的理由。我們先前提到的六家古姓農婦便說,幾年前她便搭車在火車站附近下車,然後挑著菜擔走到東門市場或者竹蓮市場販賣。實際上,現在每天清晨一樣有一群菜販挑著菜擔,從站前穿過竹蓮地下道,再從竹蓮街走過竹蓮市場賣菜。走到東門市場也很近,甚至那裡的走廊還可以避雨,不像竹蓮市場,一下雨就不能做生意了。不過東門市場的走道畢竟太窄,不如竹蓮。
    前面兩個因素可以說明竹蓮市場外的公園形成小菜販商圈的原因,但是卻不足以說明為什麼這些菜販幾乎都是客家人,因此我們勢必尋找更充分的理由。我們回過頭再仔細看看竹蓮市場的地圖,與竹蓮街垂直相交的南大路是竹蓮市場最重的出入口。南大路在地圖上被稱為縣117道,向南接明湖路、五福路,是經由寶山,進入新竹東南山區最重要道路;向東接上縣122道,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光復路,從這兒可以沿頭前溪南岸,一直通往竹東與北埔。簡單的說,竹蓮市場位於通往新竹縣客家鄉鎮的兩條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縣117122的交叉點上,所以是客家進入新竹的門戶。所以客家村落的菜販就由這些通道,就近地進入竹蓮市場賣菜,因而成就了市場外的客家菜販商圈。
    然而更重要的是:交通不只是交通,交通的背後其實是一段族群交鋒的歷史。故事會有點長,不過你一定能耐住性子看完。
    竹蓮市場在形勢上背倚十八尖山,而十八尖山以外就是新竹東南山區了,因此竹蓮市場附近在兩百多年前漢人剛到竹塹開闢時,就是竹塹防備原住民襲擾的前線要地。雍正九年(1731)竹塹巡檢署設巡檢一員,率領民壯二十名駐守。這些民壯並不支給薪資糧食,而是仿照古時候的屯田制度,讓所有民壯就近開墾,作為生活及防衛所需。兩年後竹塹首度構築竹城,竹蓮便在南城門外,城外的屯田草地就被稱為巡司埔,也成為捍衛竹塹城的武裝部隊駐地。我們在前一章提過的土牛溝經過十八尖山下一帶,與竹蓮十分接近。
竹蓮寺正殿匾額(引自http://blog.iset.com.tw)
    竹蓮因為竹蓮寺而得名,而關於竹蓮寺的歷史,廟內〈重修竹蓮寺碑〉碑文有十分詳細的記載,據說康熙末年鄉民路過御史崎見樹下有一座觀音佛像,便迎回現址,建成小祠。至乾隆四十八年,新竹的墾號王世傑捐地建廟,由於當時城外護城河邊種植了許多竹子,所以稱為竹蓮寺,又因供奉觀音菩薩,所以又稱「觀音亭」。
    竹蓮這塊漢人與原住民交鋒的最前線並不平靜,新竹縣志與台灣通志等地方志書都記錄了乾隆五十一年(1786)北台灣最高行政長官淡水同知潘凱被戕的史實,據說潘凱出城驗屍,出南門不久,便被宜加未南社社人砍頭。儘管也有人認為這件事實係反清之天地會所為,然後嫁禍給原住民,不過竹塹城外東南一帶丘陵的原住民,不時出擾土地公坑、香山等地終究屬實。四十年後,也就是道光六年(1826)仍有原住民出草的紀錄。依新竹縣志的記載:「淡水廳城東南廂生番猖獗,龜拙錢姓生番出草,巡司埔戕害巡檢以下七人。」可見竹蓮附近在一百八十年前仍是族群緊張關係的衝突點。而之前我們也談過,竹塹城東南山區的緊張關係直到道光十四年金廣福大隘建立後,在東南山區建立了客家社會後,才完全解決。客家社會建立後,南門的竹蓮不再有緊張族群交鋒,轉而成為閩客交流的出入要道。
    南門這一形勢上的重要性直到1895年姜紹祖抗日時,依舊顯現無遺。日軍兵不血刃拿下竹塹城後,當時客籍兵團正是以十八尖山為基地,炮轟南門,意圖收復竹塹城。這些歷史意謂南門一直是竹塹城的族群邊緣,至今它仍以光復路及南大路為動脈,連通了金山面方向頭前溪南岸及客雅溪上游的客家社區。了解這一點就莫怪乎竹蓮國小與新竹國小的客家人口會如此龐大,當然也就了解為什麼會在竹蓮市場外,會有一群挑擔菜販與當地居民組成的客家商圈。
延伸閱讀
李丁讚等 1997  金山面社區史。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
陳板,2000,《風空主義:金山面社區營造》。臺北:唐山。
http://vm.rdb.nthu.edu.tw/gold/(金山面)
鍾仁嫻編,2001,《義民心.鄉土情》。新竹:縣文化局。
楊國鑫,1993,《台灣的三山國王廟初探》。台北:唐山。
邱文傑,2000,《新竹市關東市場改建營運規劃報告書:一個結合傳統市場、現代超市、鄰里活動、客家文化的現代市集》。新竹:市政府工務局。
繼續閱讀:序言:虧欠這城市第四章:社團、媒體、教育與政府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上午9:09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