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下午2:39
羅烈師
一、前言
新竹枋寮義民廟建成於林爽文事件平靖後三年,即乾隆五十五年(1790),原本係僅具正身之小祠,兩百餘年後,墳塜莊嚴、廟宇巍峨,擁有眾多廟產,其祭典區更是廣達十五大庄,包含新竹縣絕大部份、部份桃園縣境及一小部份新竹市境,共約一千平方公里,六十萬人口,甚至分香廟宇多達三十餘座。
義民信仰原本並非客家專屬,臺灣之閩南聚落亦不乏大廟,然而,新竹枋寮義民廟之龐大且細緻之義民信仰,卻使得戰爭殉難者神格提高為大型民間信仰之主神,幾乎是臺灣唯一之本土創神。
是什麼原因使義民血食豐隆如此?這段信仰歷史又有何轉折?以下分別從信仰之淵源、王朝、地方社會、廟產經理、祭典與分香等角度,予以說明。
二、慈悲
踏進現今枋寮義民廟,會發現這是一間沒有神像的廟宇,有的只是牌位。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呢?我們必須回到歷史,才能解開這謎底。
臺灣各地義民信仰的起源都與林爽文事件(1786-1788)息息相關,當時新竹地區主要的戰鬥發生在亂事初起那冬季為期一週的竹塹城攻防戰,城池雖失而復得,但戰事也波及城外,死傷不輕。亂事未靖的這段日子,殉難者的骨骸逕自棄置野外,無人處理。1788的戴元玖捐地契約如此記載:
茲因塹屬地方陣亡義友骨骸暴露兩載,乏地安葬,惟有戴禮成、拔成、才成兄弟丈義,為人喜施情殷,先年憑價承買……枋寮庄舊社空地一所,併帶竹圍菜園……四至分明,即日邀請粵眾到踏看,堪作安塜立祠。[2]
這些骨骸「暴露兩載,乏地安葬」,直到戴禮成兄弟捐出所購原竹塹社所屬土地,又經眾人會勘,認為是吉穴後,同時又由王廷昌出資雇工收拾骨骸,才在此安葬殉難者。於是藉由收骸、設塜與儀式,對亡者之不敬以及生者的心理負擔,可得以解除。
乾隆五十三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息後,「因塹屬地方陣亡義友骨骸暴露兩載乏地安葬,惟有戴禮成、拔成、才成兄弟丈義,為人喜施情殷,先年憑價承買…枋寮庄舊社空地一所,允愿發心樂施公塜」,於是在王廷昌、黃宗旺、吳立貴與林先坤等四姓首事主持下,三年後建成義民亭與墳塚。至於戴姓捐地的交換條件則是「而義祠工竣進火安香之日,眾皆樂迎戴府甫元玖公祿位牌登立龕位福享千秋」。[3]顯然戴禮成兄弟捐施土地的動機,係為確定其留住於大陸之父親戴元玖的祿位牌,能夠登龕立位,福享千秋。[4]
戴家捐施土地以築墳,王尚武則是捐資建廟。王尚武,祖父及父親原居住於今台北縣新莊市,後來移居枋寮,釋事為業。乾隆五十六年(1791)王尚武恐日後「香祝無歸」,於是與王廷昌等四姓首事共同商酌,議定「託孤字」,捐出畢生積蓄,興建義民廟兩側橫屋及前堂,以此安排祖、父及自己的香火:
若後廟宇告竣之日,即將左橫廊安鎮武祖父及自己香火神主。……至武年老歸終之後,萬望四姓兄弟收埋殯葬,每至清明、端陽、七月半、冬至、過年五次,祈首事四人將武銀項備出銀捌元交帶就近首事處備牲儀以祀武并祖父及自己香火神主。[5]
戴元玖與王尚武的祿位至今猶存,而且這一奉祀祿位牌以紀念土地或資金捐施者的制度一直被繼承到晚清與日治之交。
目前我們在枋寮義民廟內可以看到十三塊牌位,供奉著二十個神位及祿位。義民廟正身之牌位以神為主,這些神位包含義民、觀音、神農皇帝、三山國王及福德正神;除了神之外,尚有最早施地捐資的戴王兩施主,因創建之功,其祿位牌安置於正身左側。
龍邊橫屋三方祿位牌分別供奉林、劉二位創建施主及陳大先生,亦屬於早期的捐獻者。
換言之,義民信仰最初的起源係因無主屍骸而起,立塚建廟並設立牌位後,這些殉難者得以安息,這一悲憫之心即義民信仰的最初淵源。隨後捐施土地與資金以建廟者,相同地係關切自身或父祖的牌位而捐輸,也因此在廟中設有祿位。
總之,枋寮義民廟以幾乎無主的殉難義民牌位為祭祀核心,並且陪祀捐施土地或資金以及經理這些財產有功的士紳祿位。這一形式十分類似以往生之人為祭祀對象的祖先崇拜;所以莫怪乎直至目前為止,除了春秋兩祭,以隆重的三獻禮祭祀義民之外;七月二十日之義民節祭典,仍以誦念《梁皇寶懺》的「慶讚中元」法會形式進行,所關懷的正是那些無緣成神化祖的孤魂。[7]
三、褒忠
「本是負耒荷鋤已得嘉名榮一宇,即此忠肝義膽方能血食耀千秋」這是枋寮義民廟正殿神龕的對聯,翻成白話是「本是肩負犁鋤的農民,得到了皇帝賞賜美名,世間之人皆引以為榮;正因為他們的忠肝義膽,才能在祭典中享用豐盛的祭品,照耀千秋。」這一對聯顯示鄉人善用帝王的褒封,使得這些殉難者腐朽的身軀成了忠肝義膽,享有千秋饗宴。
故事仍須先回到林爽文事件,在那動亂的時刻,乾隆皇帝先封賞了泉州與廣東兩籍移民;亂後,漳州與平埔原住民亦得獎恤:
此次勦捕台灣逆匪,泉州、粵東各莊義民隨同官軍打仗殺賊,甚為出力,業經降旨賞給「褒忠」、「旌義」里名匾額。其漳州民人有幫同殺賊者,亦經賞給「思義村」名,以示勸勵矣。……所有打仗出力之熟番等,著賞給「效順」匾額……以示旌獎。[8]
由此可見,乾隆對於臺灣泉、粵、漳與平埔原住民四籍民人,分別賞以旌義、褒忠、思義與效順,作為其村里之匾額。但嘉慶七年(1802)亦即建廟後11年,竹塹地區的士紳已經修改了這段歷史記憶:
丙午年冬,元惡林爽文戕官陷城,程廳主遇害,壽師爺接任,立策堵禦,我義民墓勇,幫官殺賊志切同仇,捐軀殉難者不少。血戰疆埸,屍骸拋露到處,夜更深常聞鬼哭,各庄人民寤寐難安。蒙 制憲以粵民報效有功,上奏京都,聖主封以褒忠二字。時有王廷昌自備銀項,請出鄧五得為首,各處收骸,欲設塜廟。……痛此義民死者,淒青靈於墨夜,暴白骨於黃沙,營埋忠骸於青塜,以免陰靈怨哭如他鄉。呈請制憲大人,蒙批准……立塜建廟。[9]
這段契約文字以較強烈的用語,表述亡者之未葬堪憐,更導致生人難安;於是經帝王封贈後,建立了墳塚。於是原先可堪憐憫的亡魂,進昇為帝王褒忠封贈的義民。
地方士紳這一藉由帝王聖位轉化義民的用心,更直接表現在祭典事務中:
此廟建成十餘載,各庄人等同心協力,立有義民祭祀甚多;惟廟內崇奉 聖旨及程廳主未有祭祀。四姓王廷昌、黃宗旺、林先坤、吳立貴等立酌議,四人每人該津銀一百十大元,承買新社、螺蟧庄田業……作為褒忠亭嘗事……祭聖典及程廳主使用。[10]
由此可知,廟塚建成之後,義民祭祀無虞;但是地方土紳認為應該特別辦理乾隆聖旨與殉城之淡水同知程峻的祭典,於是四位首事共同捐銀買地,以地租作為祭典之開支。乾隆聖旨與殉職的朝廷命官成為祭典之一,固然提昇了殉難者的地位,但至此義民信仰也就與帝王政治關係密切。這樣的設計不只見諸客家的枋寮褒忠亭義民廟,泉州人的雲林北港旌義亭義民廟亦復如此。
義民信仰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甚至有時候使得它不被認為是一般民間信仰,最鮮明的史實就是日治後期皇民化運動時,禁止臺人祭祀傳統神明時,義民並未在禁止之列。反之,民國六十年代,臺灣本土政治運動漸次崛起之時,著名的反對運動刊物《美麗島》,即有文章質疑義民到底義或不義。
儘管清王朝早已傾覆,但是信仰與帝王之間的密切關係仍表現在枋寮義民廟的正殿神聖空間中。神龕中的義民牌位寫著「勅封褒忠義民位」,而神龕之上則仍高懸著聖旨二字。尚有進者,先前屍骸棄置荒野兩年的史實,也被神化了。現今的傳說故事裡,客家軍為光復了竹塹城及平定林爽文事件而犧牲,載運屍骸的牛車走到枋寮便停住了,問卜的結果是義民要求埋葬在此,而這塊地後來被發現是所謂「雄牛睏地」穴。這自然是民間信仰靈驗故事的常態,不足為奇。
四、經理
前文已提及廟產的捐施與廟內敬奉祿位牌之間的密切關係;更值得注意之事在於廟產的經理。四姓首事之捐施資金共買土地,一如戴王二人,仍著眼於奉祀祿位,因此合議文字明訂:
然而,四姓首事的眼光不僅止於已,更希望這筆資金與田產能夠繼續擴充,以作為廟務長期運作,香火得以永久維持的資金來源:
四姓首事相信義民嘗之田產要能擴充,關鍵在於要有各庄誠實之人輪流料理。亦即既要經理人誠實能幹,又同時要以輪流的制度,確保不生流弊。隨後一百年廟產經理史的發展,正依循這一規畫,而其過程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四個階段:
(一)首事期(1791-1835)
建廟後約四十年,廟產的管理由四姓首事之一林先坤及其子林國寶負責;1802年議定規約後,各庄誠實之人輪流經理的構想雖已提出,但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眾人同立「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廟產的經理才從首事,轉移到四姓首事外的值年經理。
(二)業戶輪值經理期(1835-1846)
祀典簿設置之後,輪值經理制開始實施;期間於1842年時,金廣福大隘的姜秀鑾具帖請得新埔街之榮和號等六業戶輪值擔任經理,於是輪值制度確立,而其特色是經理人皆為新埔街業戶。
三、四庄輪值經理期(1847-1913)
本階段是義民廟發展的關鍵時刻,道光27年(1847)林先坤後人林茂堂等十七人,具帖邀請新埔街、九芎林、石岡子、大湖口等四庄士紳,倡議將廟產交由四大庄輪流經理,三年一輪,週而復始。四大庄輪值經理制一直施行到二十世紀初期,期間雖然兩度因故新埔與湖口曾延長輪值年限,但基本上,這一制度相當成熟。也正因此,日人治臺之初,枋寮義民廟擁有40餘筆田產,係全臺之最。
四、管理委員會期(1914至今)
簡言之,枋寮義民廟兩百餘年的歷史顯示,其廟產之經理制度淵源甚早,且成熟穩定地發展了百餘年,這自然是廟宇香火鼎盛、祭典區廣大的重要基礎。
五、大庄
目前枋寮義民廟的祭典區包含十五大庄,由這十五大庄組成董事會,同時亦由這十五大庄每年一庄輪值經辦該年農曆七月二十的義民節慶讚中元祭典。此祭典區可以區分為北、中、南三區,分別屬於鳳山溪北岸、鳳山溪流域及頭前溪流域。由於祭祀組織之形成遠早於行政區域之畫分,故所有大庄與行政區是不相符的(參考表二及圖一)。
枋寮義民廟這十五大庄淵源甚早,至少道光27年(1847)湖口、芎林、關西(石光)、新埔等四大庄輪值經理廟產時,其祭典區範圍已包含目前頭前溪流域、鳳山溪流域及溪北地區等南中北三區。至1871年已出現十三大庄,1877年大隘三鄉(北埔、寶山及峨眉)加入成為十四庄,1976年原溪北大庄區分為新屋與觀音兩大庄,至此枋寮義民廟的祭典區成為十五大庄。
義民廟各大庄爐主固定由各庄宗族輪值,包含六家大庄的林貞吉、下山大庄的鄭振先、九芎林大庄的曾捷勝、大隘大庄的姜義豐、枋寮大庄的林六合、新埔大庄的潘金和、五分埔大庄的陳茂源、石岡仔大庄的范盛記、關西大庄的羅祿富、大茅埔大庄的吳廖三和、湖口大庄的張六和、楊梅大庄的陳泰春、新屋大庄的許合興、觀音大庄的黃益興、溪南大庄的徐國和。
這些值年的總爐主不是代表整個家族的公號,就是某一個祖先的名字,換句話說,值年總爐主不是個人,而是一個家族。由於義民廟以宗族為輪值爐主,因此隨著宗族力量的壯大,義民廟也因之水漲船高。
此外,義民廟還有三個辦法使自己成為全體庄民的義民廟:
其一為擴大參與祭典的家族:以一九九八年(民國八十七年)楊梅大庄為例,楊梅祭典區委員共二十九人,其中總正爐主一、總副爐主一、正爐主十三、副爐主十二。起初楊梅大庄僅有陳泰春宗族,後來增設副爐主彭義和宗族。後來,又將爐主及副爐主的位階提高成總正爐主及總副爐主,增設二十五個正副爐主,於是楊梅大庄境內所有的家族幾乎都已被包含在輪值之列。
其二藉領調制度募集經費及擴大參與,這一人員與經費的動員,表現在祭典的「調單」上。[14]所謂調單即主事人員分工表,人們必須有所捐獻才能列名其上,正所謂出錢又出力。調單上列滿頭銜,即爐主、調與緣首,三個層級。[15]爐主係祭典的負責人;調是事務性分組;緣首即斗燈首,是斗燈的贊助者。藉由調單,每年輪值的聯庄可以少則募得五百萬,多則一千兩百萬經費,有效地讓鄉人參與祭典。
其三是實施「奉飯」制度:整個七月祭典期間,輪值大庄內所有家戶以鄰里為單位,輪流每天舉行「奉飯」儀式,亦即請義民爺吃飯,其祭品就是日常烹調的食物。早期係以扁擔米籮直接挑至枋寮義民廟,奉飯義民爺。近年可能是受到媽姐遶境儀式的影響,義民爺被請到當地主廟,直接就近接受庄民奉飯。從社會結構的角度觀察,奉飯儀式是輪值爐主制度的配套措施,把所有家戶都整合進這個一年一度的,但卻十五年才能主辦的祭典中。這些家戶雖不輪值擔全爐主,但是透過奉飯,仍順利的被整合進龐大的義民祭典系統內。
枋寮義民廟十五大庄形成史顯示,這些為了抵抗外侮,保衛鄉土而犧牲的客家先民,雖然沒能成為宗族祭祀的祖先,卻成為整個客家的主神「義民爺」。至於義民信仰的形成過程則與宗族息息相關,如果沒有宗族,整個義民信仰根本無從運作。
六、分香
臺灣地區供奉義民爺的廟宇不下六十處[16],包含本廟與分香廟兩類。本廟源起於朱一貴、林爽文與戴潮春等歷次民變,這些事件犧牲者的埋骨所,直接促成了義民廟的興築。有名的本廟包含新埔義民廟、竹田義民祠、北港義民廟、苗栗義民廟等。民國八十五年枋寮義民廟發起成立「臺灣區褒忠義民廟聯誼會」,至民國一百年,已有40間義民廟加入。
在所有本廟之中,新竹枋寮義民廟無疑是最特殊的,因為幾乎所有的義民分香廟都屬於新竹新埔枋寮義民廟。同時分香廟與本廟之間亦保持進香、互訪活動,而每年農曆七月份,各地信徒隨其分香廟返回新埔義民廟進香、分火者,數以萬計。
枋寮義民廟清代的分香廟皆出現於光緒年間,主要起因於邊區複雜的原漢關係,例如南投縣埔里鎮的南村義民祠、南投縣魚池鄉的德龍宮、苗栗縣大湖鄉的南湖護安廟等,為了祭祀原漢關係緊張下的戰死者,同時也加強邊區移民的心理安全感,以克服移民水土不服及原住民出草等心理壓力,因而分香祀奉義民爺。
日治分香廟一如清代,仍與邊區拓墾有密切關係,同時義民爺也從應付族群緊張關係,進一步成了能攘除疫病的拓墾者守護神,例如苗栗縣獅潭鄉義民廟、南投縣國姓鄉乾溝義民祠、南投縣國姓鄉南港褒雄宮以及南投縣中寮永平坑義民宮等,都屬這種性質。
至於戰後的分香廟,則與桃竹苗地區外移的客家移民息息相關。原本信奉義民爺的移民,帶著義民爺令旗至新移居地奉祀,在新墾地落地生根後,逐漸建立廟宇,例如高雄市甲仙區褒忠義民亭、花蓮縣富里鄉竹田義民亭、花蓮縣鳳林鎮長橋褒忠亭等。
部份分香廟,例如南臺灣嘉義市的褒忠義民廟,以及高雄市的褒忠義民廟,甚至仿照枋寮義民廟十五大庄,成立了輪庄組織。高雄義民廟成立了四大庄輪值,範圍包括高雄縣市。高市以鐵路南北為界區別第一、二庄,第三庄則為寶珠溝、覆鼎金、灣仔內工專前等地,高縣的仁武、鳥松、鳳山則編為第四庄。嘉義義民廟分為五區輪值祭典,轄區南起白河、北迄斗六,涵蓋雲嘉南四縣市的北部客家移民。也由於新竹枋寮義民廟的香火如此興盛,甚至某些原廟也到枋寮分香。例如,著名的六堆竹田義民祠本為臺灣最古老的義民廟,建成於康熙60年(1721)之朱一貴事件後,遠早於枋寮;但是竹田義民廟卻在民國34年臺灣光復後,赴枋寮義民廟分香。
這種信仰的傳播並非只是傳統祭祀行為模式的傳播,實際上在台灣首善之區台北市也方興未艾地進行了二十餘年。起初這一祭典活動由市政府補助,民間社團辦理,並於華中橋下空地舉辦。至民國八十九年,市政府主動參與辦理,同時為了突顯客家信仰文化的重要性,擴大民眾參與程度,首次在信義區精華地段辦理祭典,更首開先例舉行迎神遶境及奉飯。而當臺北市政府設立客家委員會,乃至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設置後,臺北市義民節便開始在此公園內辦理。
值得注意的是,正當臺北地區義民祭典在政府及客家界之合作而愈發昌盛之時,臺北褒忠義民廟位也在新北市新店區籌建中,這顯示義民信仰、客家運動及客家事務政府化等相互影響的現象。
七、祭典
枋寮義民廟義民節祭典最受一般人談論的莫過於神豬,神豬在祭典中的意義為何呢?整個義民節祭典的內涵又是什麼呢?以下依民國98年的祭典觀察,說明義民祭典。[17]
枋寮義民廟慶讚中元最重要的祭典舉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八至二十日,這三天的儀式以佛教梁皇法會為基調,但增加民間信仰與世俗典禮於其間;在這三天主要儀式之前,尚有為期約一個月十分獨特的奉飯儀式。同時,民國44年奉政府核准為義民節,而且近十餘年來政府單位十分支持,於是三天祭典前的週末,會有千人挑擔或義民晚會等活動。
依廟內「啟建義民節法會三天道場太歲己丑年七月十八、十九、二十日給中元科」公告,中元法會儀程包含「彩結華堂,請佛登座,開點斗燈,奏樂上香,發表奏聖,豎立神幡,奉請三官,召請義民,大士安位,召請寒林,召請同歸,揚旛供養,燃放水燈,大拜金山,迎榜張掛,天廚正供,大士出位,叩謝三官,巡筵洒境,瑜珈賑濟,送神歸宮,圓滿道場」。為便理解,本文將上述程序依性質及時間,區分成(一)請佛奏聖、(二)梁皇寶懺、(三)祭義民、拜天公、與普度等三個部份,逐項說明如下:
(一)請佛奏聖
請佛奏聖包含「彩結華堂、請佛登座、開點斗燈、奏樂上香、大士開光、發表奏聖、豎立神幡」,意即「美麗的廟堂裝飾完成後,恭請佛祖登座;燃點斗燈中的燭火,在樂聲中向佛祖上香;又將大士爺開光,以維持道場秩序;隨即發布表文,啟奏聖佛;隨即昇起七星燈,召告鬼神,正式展開法會」。其中,大士開光並未列在前述公告的儀程中,但依實際儀式予以增列。從十八日下午到當天深夜,過程如下:
下午兩點彩結華堂,義民廟正殿掛上「盂蘭勝會」四個大字後,陸續安放一系列的紙糊神像,山神、土地安置於廟門左右兩側,翰林院、同歸所移到廟前,大士爺立於中門前;關閉中門後,三川殿設置三官亭、褒忠亭和沐浴亭;天井兩側,各置銀山與金山。
下午三點,三川殿掛出「三官大帝」紅紙,廣場燈篙架掛義民黑令旗,旗下有七星燈、七色旛頭及召魂旛。此時,和尚執行「請佛登座」儀式,延請釋迦牟尼佛金身安位,見證法會。
晚上九點半「開點斗燈」,總爐主及副爐主依序在三官亭、褒忠亭、大士爺、翰林院、同歸所、燈篙及司命帝君眾僧友香爐前點燈,總爐主香循前路線上香,是為「奏樂上香」;至十點,大士爺開光點眼。
十一點進入子時,進行「發表奏聖」儀式,儀式由客籍在家修行的釋教和尚主持,值年爐主關西鎮石光坪林聯庄的范盛記宗族代表率眾跟拜。和尚誦念阿難尊者所作之「西嶽文表科儀」,並唱罷聯庄姓眾名單後,將此題曰「東震旦」之疏文火化,上呈南無西嶽金天順聖大帝。此即「奏表」,祭典正式開始,廟坪上施放煙火、鞭炮。隨後,緩緩升起七星燈、白幡及招魂圈,招領孤魂前來,是為「豎立神幡」。此時午夜初過,首日儀典完成,次日儀典亦開始。
(二)梁皇寶懺
次日儀式包含「奉請三官、召請義民、大士安位、召請寒林、召請同歸、梁皇寶懺、揚旛供養、燃放水燈、大拜金山」,亦即「清晨豎立燈篙,升起招魂神幡,奉請三界眾神及義民爺。大士安位後,召請寒林院及同歸所的孤魂;開始誦讀梁皇寶懺。正午揚旛供養諸神,下午燃香施放水燈;夜裡舉行金山勝會,施捨金銀給孤魂使用。」其中梁皇寶懺並未列在前述公告的儀程中,但依實際儀式予以增列。儀式說明如下:
上午七點,和尚由佛前開始,再依序至三官亭、義民亭、大士爺、翰林院、同歸所前,念咒、敬酒、化箔;然後至燈篙前誦經,並以雞血及鴨血點畫,再灑紙錢於燈篙附近;最後至灶君及眾僧友前誦經、敬酒、化箔。這一系列儀式係奉請諸神降臨,參與或監督祭典盛會。此即奉請三官、召請義民、大士安位、召請寒林、召請同歸等儀式。
八點半,和尚開始誦念「金山御製梁皇寶懺」(共十卷),旨在超度南無焦面大士管轄下寒林院、同歸所之無主孤魂。《梁皇寶懺》[18]是懺法中的「懺王」,它的由來是南朝梁武帝為超度皇后郗氏所製的慈悲道場懺法: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居寢殿,聞外有騷窣之聲。視之,乃見一蟒,盤踞上殿。……蛇為人語,啟帝曰:蟒則昔之郗氏也。妾以生存嫉妬六宮,其性慘毒……死以是罪,謫為蟒耳。無飲食可實口,無窟穴可庇身……痛苦甚劇。……感帝平昔眷妾之厚……,祈一功德,以見拯拔也!帝聞之,嗚呼感慨!……明日,大集沙門於殿庭,……搜索佛經,……撰悔文,共成十卷。皆採摭佛語削去閑詞,為其懺禮。又一日,聞宮室內,異香馥郁,……乃見一天人,容儀端麗,謂帝曰:……蒙帝功德,已得生忉利天。慇懃致謝。自梁迄今,已千餘年,得此懺本,虔敬禮懺。所為所祈者,皆有陰隲感應。」
這一生人懺悔以為亡者功德的故事,藉由梁武帝與其皇后之故事,表露無遺。每誦完一卷懺文,便將表文(封題:南無○○宮菩薩座前秉佛心印)及天金、福金火化,然後將該卷懺文寫本(封題:宣禮 右牒付 慈悲妙典寶懺第○卷玄文云終文牒一道
沃焦山下五音雜類本境無祀男女孤魂等眾 收炤)連同巾衣、銀紙同送至金爐火化。禮誦梁皇寶懺過程中,輪值祭典區會派兩位爐主跟拜。
近午誦完梁皇四卷,對壇上諸神以八樣供品簡單奉食;並至三官亭、褒忠亭、大士爺、燈篙、寒林院、同歸所、灶君及監齋(眾僧友)行科儀敬酒化帛,同時昇高燈篙上的燈旗,是為揚旛供養。祭典期間共有三次供養,即次日中午、傍晚及第三日早晨。
下午3 點燃放水燈,儀式由總爐主手執黑令旗及大香一支,率領祭典區各鑼鼓陣頭和三座水燈排,前往鳳山溪義民大橋預備燃放水燈。和尚於鳳山溪畔法場,誦讀〈燃放水燈牒文〉後將其火化,並以雞鴨血點畫「合境平安」及「風調雨順」紙牌後,手拿水燈的民眾便開始施放水燈,接引孤魂。同時,又象徵性的裝一瓶鳳山溪水,帶回義民廟燈篙前的供桌上放置,並於瓶上標明「江河水」。
晚上七點半到九點舉行大拜金山勝會,提供金銀給參加盛會之孤魂使用。舉行勝會前,提供沐浴盥洗設備包含草蓆、水桶、黑傘、鞋子等,讓孤魂梳洗穿戴,並準備48份碗筷杯匙給孤魂使用。儀式依《金山科儀》在廟內天井進行,包含啟請、走結締請天王、行十方禮、請三界、孤屋魂沐浴等等。主持的和尚不時施作密咒和禮拜,讓廟外的孤魂因此而進廟禮佛,進而達到佛光加被早登極樂。此一特殊之獻供儀式,將三界神人鬼齊聚廟中。
金山法會之後,誦讀「梁皇寶懺第十卷」,至九點五十分,全本梁皇寶懺誦完。
(三)祭義民、拜天公與普度
第三部份包含「迎榜張掛、天廚正供、大士出位、叩謝三官、巡筵洒境、瑜珈賑濟、送神歸宮、圓滿道場」,亦即「將領調的信士名單張貼於廟外,舉行祭拜天公儀式;大士爺移出正門,辭謝三界眾神。巡視孤筵眾鬼分食情形,以瑜伽燄口手印化食,普施孤魂,火化儀式恭送眾鬼神,道場功德圓滿。」過程說明如下:
早朝謁聖後,迎榜張掛,亦即將請「領調」的名單張貼於廟牆上,稱為「出榜」。
上午10點,在廟內正殿中庭舉行三獻禮,也是義民廟春秋二祭義民爺之秋祭。儀式改由民間禮儀先生執行,義民廟董事長、新竹縣長與總爐主共同主持,率眾向義民耶爺行三獻禮,並上疏文。同時,一些世俗性典禮也會在這時辦理,包含頒發神豬比賽名次、獎賞有功人員、及聯庄總爐主交接印信等。這段儀式可以視為傳統儒家式禮儀,只是不若整體法會盛大,同時又充斥諸多世俗典禮及致辭,往往無法章顯儀式意義。
10點到下午2點天廚正供,地方俗稱拜天公,由和尚依「拜天公科儀」進行。正供象徵豐盛的正餐,豬羊供品供眾神進餐。前三十名的神豬已裝飾完成,在廟坪上,面向廟內獻供。這一儀式係祭典之最高潮,在法會的意義上,佛即然已將信眾誦念十卷梁皇寶懺的功德迴向亡者,鄉民感念佛之慈悲,乃以正供答謝佛祖。只是這一法會原本在廟內即已設置三官壇,請得天官降臨,於是天公與佛祖並列儀式主神,祭天同時答謝佛祖。神豬抵達廟坪時,體積龐大且裝飾華麗,立刻引得信眾與遊客爭相觀賞,神聖與凡俗此刻同時進入儀式的最高潮。正供之後,神明既已享用,神豬便運回聯庄自家,用以普度孤魂。
下午3點,天廚正供後,和尚進行叩謝三官儀式後,辭謝天、地、水三界眾神,表示對眾神的祭典儀式已經結束,道場解禁。此時大士爺移到燈篙附近,打開廟正門,是為大士出位。同時擺設普施臺,以備晚上普施孤魂的瑜珈焰口儀式。
傍晚6點巡筵洒境,和尚在火把,鼓樂引導下,搭車前往輪值祭典區各祭場巡視眾鬼分食情形。
晚上8點到10點瑜珈賑濟,執事和尚登壇靜座,以瑜伽燄口真言之手印化食,普施孤魂,道士誦阿難尊者所作之「瑜伽燄口」。灑完桌上的貢品(白米、糖果、水果、糕粄及硬幣等),撫慰陰靈。晚上10點和尚降座後,回三寶殿,叩謝宗師,奉送眾神,是為送神歸宮。廟方工作人員將「寒林月色」之黃榜及「三寶司給為賑恤孤飢文牒一道」,以紅繩綁於大士爺後背。同時降下招魂幡、招魂圈及點亮的七星燈,拆除燈篙。最後,將大士爺及翰林院、同歸所等紙屋紙像,載到廟外田中空地,大士爺面向輪值祭典區,在四位和尚的鼓鈸及嗩吶聲中,消失在熊熊烈火中,當身穿紅色袈裟的許禮驛和尚誦念阿彌陀經「往生咒」完畢,一個揮袖轉身,火化儀式畫下句點,眾人便隨之返回義民廟,大士爺送走眾家好兄弟,結束中元祭典科儀,此即圓滿道場。
八、結語
仔細回顧枋寮義民廟兩百餘年歷史,原本信仰起源於對亡者的慈悲;固然曾因藉由帝王封贈提高信仰地位,而在政權更迭與族群緊張的不同時代裡,難免爭議;然而,整個十九世紀合乎公義且成熟的廟產經理制度,以及擴大地方社會與宗族之參與祭典,才是它成為廣大客家社會信仰中心的真正原因。
無可諱言,在祭典擴大且世俗化日增的趨勢下,原初「慈悲與公義」的用心,往往被「靈驗與競逐」的外表所掩蓋。亦盼吾人此刻,多見牌位之中,前人犧牲的寂寞長路,少看廟外光彩眩目的展演。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