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年底,我跟朋友們共組的華客語口譯協會舉辦了一場研討會,同時也作為工作檢討的好機會。本來這是個專業且內部的活動,但是朋友們客氣地寄了幾張請帖,沒想到新當選的縣長,竟然就親自出席了。
縣長的話題從歐洲商會建議馬總統擴大舉辦建國一百週年活動開始,抒發自己要從伯公樹下開始,由下而上,用最親切的活動,把客家味帶進建國百年的歡慶中。縣長視線掃過也是會員的知名歌手,立刻要他屆時也莫忘共襄盛舉。
此時,耆老會員逮住機會,沒提國慶,卻大聲建言:「嗯伲介縣政府應該愛成立客家事務處!」縣長也頗乾脆,立刻回應:「應該要成立,應該要成立。」會場當然響起盈庭的掌聲。
政治人物身不由己的時候太多,本來不必太認真,更何況茲事體大。掌聲中,倒我想起前晚跟在職專班同學閒聊時的一席話。我的這些學生們大部份都是小學老師,除了研究所的功課外,最常提及的就是自己班上的學生事務。小學老師的包班制,學生事務繁重,尤其是遇到身心障礙的學生時,往往左支右絀。偏偏有些家長往往不願接受自己孩子有智力障礙的問題,一旦隱瞞,不是誤了補救時機,就是增加學校及老師的困擾。
當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是回歸主流,讓特殊生從小就跟主流社會共同生活,以便爾後容易融入一般人的生活。我當然不是暗示客家人就像學校的特殊學生,但是我認為暴露在全球文化與台灣主流文化下的客家文化,所面臨的處境和特殊學生所面臨的處境有幾分相似。
這樣的問題我們已經在客家電視台發現到了!當第十七台獨立成台後,喜的是客家有了自己的媒體;然而,憂的是客家立即斷送在主流媒體發聲的機會了。這導致觀眾除非願意特別收視客家電視台,否則是不可能看到客家的點點滴滴了。我們保護客家媒體的結果,反而使得客家聲音消失。
一樣的情形是金曲獎,細細品味每年金曲獎的客家歌手的作品,總令人激賞不已。然而,這種博物館似的鼓勵,早已被生祥的抗議,突顯了箇中困境。當第一線的天王天后唱起閩南語歌曲時,閩南語歌曲立刻產生了質的變化,也最終讓閩南語歌曲,成為主流音樂的重要原素。所以,只有天王天后唱點客家歌,讓客家因素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一部份,客家音樂才能在谷底翻揚。
那麼,客家縣到底要不要設立客家事務處呢?我想,我的答案已經很明白,我不認為客家縣的客家事務需要依靠特定的局處辦理。重點在於客家縣願以客家作為立縣的核心價值,據以舖排縣政;否則,我們要當心愛之適足以害之。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