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晚上8:37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今夏客庄田野的日子裡,長年醉心於自行車運動的年青朋友在MSN上聽說我的歷史與田野研究實作課程,欣然前來全程旁聽,於是我除了意外多了個助手外,也得了個清談的對象。

然而,我們的清談在聽罷資深文史工作者的內山開發史後,意外地擦出了火花。

清代北台灣內山開發有兩段歷史,初期的歷史延續水田生產的邏輯,向河谷平原挺進;接下來的歷史則因為茶與樟腦等山林經濟作物而快速升溫。於是農人、工人與商人在政府的鼓勵與武力支援下,聯袂入山,徹底地改造了內山。

這些往事固然有數不盡的族群血淚與辛酸,但是確實造就了而今台3線沿路的內陸客家城鎮的發展。

只是滄海桑田,一旦工業化、加工出口與國際貿易啟動後,整個海島的核心立刻回移沿海;於是曾經的繁榮在年青人口無情的外移後,只剩下老弱婦孺在生存線上,等待城市親人的接濟。

這樣的農村凋敝的情景,直到近十餘年觀光休閒產業的蓬勃,才又為沿山客庄帶來生機。於是我跟朋友說:「何不用OFF ROAD去客庄二次墾拓?」我們攤開地圖,標出內山當年水茶米鹽肩挑背扛的古道,估量可以越野騎乘的路徑。甚至他還親自跟幾個同好試騎了幾條,用他向來熟稔的GIS技術記錄,並立即與同好分享。

這不只是個浪漫的夢想而已,相反地卻是山林產業可能的藍海。自行車朋友告訴我,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暨殘障奧運主辦地的加拿大卑詩省,有個滑雪勝地惠斯勒(Whistler)。當夏季無雪時,則改營MTB(Mountain Bike),於是維持了冬季的榮景,成了舉世聞名的渡假村。

國內自行車產業世所矚目,國內自行車市場方興未艾,國人對冒險犯難的OFF ROAD越野騎乘,更只是停在欣賞的階段而已。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山野作為自行車運動的最高境界本無疑義,當然山林也必定成為國內自行車產業的攻城撞柱。那麼,坐擁山林的客庄豈非左券在握?

此刻,年青朋友正結交竹苗車友,還在網路上無國際地呼朋引伴。他的MSN暱稱顯示要去惠斯勒築夢,我祝福他夢想成真之外,更期待關心客庄山林的產官學朋友們,為這可能出現的藍海借箸代籌。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晚上8:37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