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晚上8:50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今年(2008)交大客家文化學院有了第一屆畢業生,那天在畢業展的會場上,看著同學們隆重而正式地與學弟妹分享自己的畢業作品,緊張但仍有條不紊地回應老師及同學們的評論,又喜孜孜地翻看著報紙上關於自己的新聞。這真是個成功的畢業通過儀式,我為所有的畢業生感到驕傲;不過,同時我又突然自問:「此時此刻自客家學院畢業的同學們,是否就是當初創院設系所要的畢業生呢?」

許多客家關懷者對客家學院大學部的學生有著很高的期待,有人以為客家學院的學生都是客家人,或者以為學院的學生都客家文化具有高度認同,或者就逕自主張:「客家學院的畢業生應該要會講客家話,就像英文系的學生會講英文一樣!」然而,實際的情形當然不是這樣,學院客籍學生的比例並不超過兩成,大致和全臺客家人口的比率相當;對學院的學生而言,客家認同並非一個重要的話題;特別是在語言方面,能流暢使用客家的同學十分稀少。

而且,就以語言為例,我們都很清楚,即使是最熱誠的客家運動者,也未必教會自己的孩子以流利的客語作為日常生活用語;因此,如果真的要求客家學院大學部的學生,特別是完全沒有客語基礎的學生學會客語,基本上是一個野心太大的想法。那麼到底我們要的是怎樣的客家學院畢業生呢?

今年我們依慣例舉辦客家週系列活動,同時選定同學的紀錄片作品「ㄟ!我讀客家學院!」,作為今年活動主題,以此讓同學們坦率而深刻地回顧自己就讀交大客院的心情。我自己則創新拈出「客家素養」(Hakka Literacy)一詞,邀請林生祥與陳板同來,以「客家素養與大學生涯」為題,從另一個視角,討論前述學生所提出的活動主題。

我所謂的客家素養,指的是對客家知識與情感的同理心與同情心。中文之素養一詞已是日常用語,例如大學通識或博雅教育往往以人文素養為鵠的,而音樂素養與美學素養之類概念,大眾亦皆耳熟能詳。不過,我對客家素養一詞的定義則又比常識語詞又具體一些。這一概念係乞靈自本世紀興起的新名詞「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所謂資訊素養是一種知識管理的策略,是一種使人能夠更有效地尋找、選擇及評估傳統或網路資源的技巧。類比於此,客家素養是一種能力或態度,具有這一素養的人們,因之得以尋找、理解、應用乃至認同客家知識或情感。

客家素養對台灣而言,可以具體表現為對地方文化的理解;對中國大陸而言,客家素養是閩粵贛乃至湖南廣西與四川的在地文化素養的一環;對亞洲而言,則是華南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片段之一。綜合言之,客家素養是族群文化素養的一種類型,它同時包含當地的(local)與流動的(diasporas)兩個面向;而具有客家素養的人,便是能對華南與東南亞之當地文化與文化交流,具有同理心與同情心的人。

那麼,回到前述根本問題,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樣的客家學院畢業生呢?我認為關鍵不在於學生個人的身份認同,而是客家素養。也就是說,客家學院的畢業生應該是接受傳統學科專業訓練而具有客家素養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在傳統大學分科教育體制的訓練下,可以持續就其專業訓練,展開升學與就業的生涯;而且這批畢業生同時也擁有客家素養,可以用客家為具體例證,將客家素養呈現在其專業領域中。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晚上8:50 ,所屬標籤為 ,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2 留言:

  1. 2010年10月6日 上午10:26 , Dino 提到...

    能將所學應用的人,更為重要,不過,會客家話的話,會有較強的說服力,如果能和就業的部分做結合,那麼工作是基於興趣的立足點在跑的話,會比較能成為 "終生事業"。

    但是,最起碼,客家學院每年每年,都建立了一批"種子"出來了,雖然希望個個發芽茁莊,結實纍纍,但就算是未萌芽的小種子,本身的存在,就等同於告訴周遭的人,客家文化有人重視,這樣,客家的文化至少不會遭到阻斷,我想的會更簡單 :)

    那就是,不管所畢業的學生是否已對個人的身份認同,或是具備了客家素質,最最少,他會成為客家學院的散播因子,將客家學院和客家的存在,傳遞給他們周圍的人。(或許慢,卻很珍貴)

     
  2. 2014年3月24日 下午4:22 , Unknown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