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中午12:11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展示核心概念

台灣客家文化中心苗栗園區展示的核心價值在於完整呈現台灣客家族群的社會文化史,同時更要在這一台灣客家的視角下,既能彰顯多采多姿的全球客家文化,又足以持續展現台灣多元社會文化精緻創發之活力。

為此,本計畫以開山打林、晴耕雨讀、貨殖世變、乘勢創新作為常設展主題,以呈現台灣客家之主體性;又規畫大陸館、海外館、本地館及主題館四大特展區,彰顯客家多元豐富之創發活力。說明如下:

當代臺灣客家的論述處於一個強調差異、追求族群主體性、重視地方分權的時代,而文化則成為追求族群認同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媒介(徐正光1991、王甫昌2003、施正鋒2004、徐正光張維安與羅烈師2008)。以此觀之,苗栗園區之客家博物館作為一強力的文化載體,實可視為是台灣客家族群論述的一個關鍵環節。

這一論述乍聽之下似乎一如傳統中國以方志之書寫實可視為是帝國統治確立之象徵(林天蔚 1996),或者博物館形塑了殖民地的想像領域(Anderson 1991),因此箇中隱涵著統治權的宰制本質;然而,台灣客家博物館實際上更有可能提供了一個「以客家為方法」的契機,從而呈現了多元的臺灣社會文化體系之基本性質(張維安2008)。

這一以文化做為客家論述的過程中,呈現了客家內部一致性與多樣性,客家與台灣其他族群文化間的分享性與差異性,以及台灣客家歷史的連繫性與斷裂性(羅烈師2006、楊長鎮2008)。換言之,作為一族群之文化論述的客家博物館,不但要追索「結構性」的臺灣客家族群社會史;也應理解「動態性與流離性的」客家族群文化與日常生活的特徵;更進而處理二者之間的關聯性。

是故本展示規畫首先指出客家運動以來,客家族群由自我反思,繼而促成客家施政機構之設置,客家族群乃得以顯形之過程;其次,將回溯台灣史,展示客家「開山打林、晴耕雨讀、貨殖世變、乘勢創新」的族群史,作為博物館之常設展,以透顯台灣客家之主體性;最後,則以四個特展區展演全球各地客家之多樣性與差異性。

常設展規劃設計說明

常設展共有四個空間,但本計畫將彈性地將入口區塊切割為二,使展場區分成序幕及ABCD等五個展示分區,其主題分別為發現客家、誰是客家、地方傳統、全球變革、客家創新。全區敘事採倒敘法,各展區本身呈現的是結構,通道則暗示流動與變遷。

關於展場細節留待填列於下節之展項總表中,本節先行說明各展示區展示構想與架構:

序幕區為「運動.反思」單元,主題是「發現客家」,以1988還我母語遊行所揭開序幕的客家文化復興運動為展示內容,讓參觀者從當代開始認識客家,再引導觀眾由反思客家,進而認識客家,本區廊道將以最容易識別族群特徵--語言為媒介,引導觀眾進入A區。

A區為「開山打林:分布.族群」單元,承續前區,主題是「誰是客家」,以語言作為主要的辨識標準,藉由歷來的人口調查資料,介紹台灣「四海大平安」五大客家族群分布的詳細狀況。同時這一分布將同時展現兩重意義,其一,這意謂台灣與大陸客家的源遠流長關係(羅肇錦 1990);其二,這一族群分布的地理現象顯示了客家與平埔文化融合,區隔了閩人為主的漢人與原住民,也折衝了原漢關係(施添福 2001)。本區廊道營造近山地區的意象,引導觀賞者進入傳統客庄。

B區為「晴耕雨讀:傳統.地方」單元,主題是傳統客庄,以生態展示的方式,從近山生態環境、小農水田生產、宗族組織、族群關係、民俗、信仰、人生觀等,物質層面到精神層面,建構一個傳統客庄的典型(施添福2001、羅烈師2006)。本區廊道舖陳牧牛與採薪的山林草埔,樟木倒下,又開闢茶園的產業轉型樣貌,引導觀眾進入商品經濟改變傳統客庄的時代。

C區為「貨殖世變:貿易.殖民」單元,主題是全球貿易變革加劇下的客家。本區展出十九世紀後半葉開港後更形重要的茶與樟腦產業,藉以說明山林產業促成內陸城鎮蓬勃發展,近山地區的財富與武力,提昇了客家的影響力(黃富三1995、林滿紅1997)。同時對外貿易也強化了島內縱貫交通路線,客庄特別是北部客庄與閩人城鎮的交往日盛,而且日人佔台後,這個趨勢更形明顯,縱貫鐵路開通後,客庄媽祖乘火車遠赴北港進香,全島文化交流頻繁。最後,日人佔台造成的種族壓迫事實,引發台灣文學界書寫了多本大河小說,而其中絕大部份的作者皆客家人。本展區以產業、信仰生活相關器物及作家手稿之展示為主,並搭配生態展示及多媒體;本區不設廊道,藉由世局變化,順勢進入當代多元風貌之客家。

D區為「乘勢創新:多元.創新」單元,主題是客家創新,所謂創新包含兩個層面,其一是不同區域的客家匯聚台灣,包含隨國民政府遷來的外省客家,客家運動勃興後的都市客家及福佬客,因為跨國婚姻而移入本島的東南亞客家等;其二,客委會成立後,客家事務加速推動,於是在文化產業、觀光休閒及文化資產等方面,展現了可觀的創意。本區廊道有二,內廊道以大事紀呈現客家事務轉型為國家施政這一畫時代新頁,外廊道則為常設展之出口,引導觀眾在多元創新的氛圍下,留下對客家的期許話語,再繼續參觀更細膩舖陳的各項特展。



表一 常設展規劃設計說明簡表
展區
序幕
A
B
C
D
單元運動.反思開山打林:分布.族群晴耕雨讀:傳統.地方貨殖世變:貿易.殖民乘勢創新:多元.創新
主題發現客家誰是客家傳統客家劇變客家創新客家
次主題美麗與活力的客家

客家運動

語言
客家在哪裡?

客家語言

族群分布
建築、聚落、景觀

水田生產

宗族

族群關係

信仰與儀式

節慶

人生觀
樟腦、茶、菸葉

文化交融

戰爭

文學
藝術

大陸客家

外省客

福佬客

都市客家

東南亞客家

客家新印象

期許話客家
廊道客語近山景觀山林產業轉變
當代客家大事紀、影音電子信裝置
物件影音、實品及相片地圖、影音生態造景、實品實品、影音、手稿實品、影音、地圖
特展
大陸客家本地客庄各式主題(傳統與當代)海外客家
特展室規劃說明

本計畫以開山打林、晴耕雨讀、貨殖世變、乘勢創新作為常設展主題,以呈現台灣客家之主體性;又規畫大陸館、海外館、本地館及主題館四大特展區,區展演全球各地客家之多樣性與差異性,並彰顯客家多元豐富之創發活力。以下依本次標案需求,先提出海外館及本地館之規畫。

海外館方面之東南亞先期調查研究已進行中,故首期海外館展出東南亞之馬來西亞客家專題。展示主軸為多元文化與客家,採順敘法敘事,展場序幕為馬來西亞客家大事紀、分布與語言,由此引導觀眾進入馬來西亞的客家世界。觀眾參觀常設展之後,已對台灣客家有了基本的認識,本展場立即拋出問題:「同樣來自梅州的客家人,移民到馬來西亞後,跟移民到台灣有什麼差別?他們面對的是什麼樣的世界與文化?」展場由此區分成三大區塊,第一部份為交流:殖民帝國、商品經濟與移民;第二部份為分隔:獨立、革命與新村;第三部份為復振:城市、會館與兩岸。

本地館方面之長期規畫以客家鄉鎮為主,都市客家為輔,善用行政院客委會已完成之調查或補助案資料,逐年展出臺灣本地鄉鎮之主題特色。首展以苗栗地區為佳,計畫展出博物館所在的銅鑼鄉本身。展場以一鄉一特色為主軸,特別著重於其當代的精采風貌。展場序幕為銅鑼鄉之歷史地理,並提示觀眾:「銅鑼有什麼扣人心絃的故事?有哪些值得留連的地方?有什麼值得認識的人物?有哪些精彩的好東西?」展場由此區分成四個部份,分別展示銅鑼的勝蹟、風景、人物、物產。

特展之展示形式將特別注意其一般性與獨特性,務必使未來的主題特展皆能沿用同一展示架構,又同時能顯示各在地鄉鎮之獨特性。

參考書目

王甫昌 2003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安德生 (Anderson, B.) 1999[1983]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

林天蔚 1995 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台北:南天。

施正鋒 2004 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化教育。

徐正光 1991 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臺北:正中。

徐正光、張維安與羅烈師 2008 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二十年。新竹: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張維安 2008 以客家為方法,刊於徐正光張維安與羅烈師 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二十年。新竹:台灣客家研究學會。

楊長鎮2008從反抗到重建 : 國族重構下的臺灣族群運動。臺北市 :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出版 。

羅烈師 2006 台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為核心的觀察,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中午12:11 ,所屬標籤為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