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晚上10:08
關鍵時刻:解讀湖口周三合宗族史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
過往的歷史一旦塵封,好似什麼事都未曾發生一般;然而,一旦掘開,哪怕半鋤片鏟,入土處,無不驚奇連連。頃讀中學業師周廷麟老師所編撰《周三合宗族史》稿本,正是此番心情。竊以為湖口周三合宗族史有幾處轉折,分別為咸豐七年(1857)之置產、光緒十年(1884)大房之遷居、以及民國94年(2005)社團法人周三合之成立,梳理如下文。
置產與分家
道光年間(1820-1850)是周三合宗族的第一個關鍵時刻,在此之前近百年,吾人對周三合早期歷史所知有限。來臺第二代之宗惠單傳又無子,藉由親房兄弟過繼而有第三代之國平。由於宜尊公夫婦乃至宗惠公皆過世於乾隆年間(1769、1775、1785),而漢人正式拓墾大湖口始於嘉慶三年(1798),因此筆者推測第三代國平公與其親兄弟應該是嘉慶年(1796-1819)間,甚至更晚,才自中部北上,先至新埔,再轉徙大湖口謀生。[3]
周三合在大湖口開基立業的關鍵年代是咸豐七年(1857),這一年禮祿三兄弟購得長岡嶺尾北勢現今居所與田園。共同置產七年後,亦即同治三年(1864),來臺第四代禮字輩三兄弟分家。此時,第五代義字輩已有七男丁,甚至第六代明字輩,如明添公亦已16歲,這樣的人口規模,分家實乃必然之舉。然而,即使分家,各兄弟分爨分產,但三大房仍共居祖屋,[5]以正廳供奉祖先牌位之公廳,並且保留部份財產為公嘗。於是一個擁有公號、公廳與財產的周三合宗族就正式形成了。
周三合此一宗族公號,除了前文所提大湖口庄內的賜福嘗外,也見於庄外。例如同治二年(1863)芎林有應公闢建坟墓,其〈建坟緣碑〉所列捐獻名單中,亦見周三合。[6]可知十九世紀中期,周三合公號已成為對外參與與對內團結的宗族象徵。
從竹塹的大歷史觀看,道光、咸豐與同治年間,正是竹塹築城、金廣福大隘成立、戴潮春事件結束以及淡水開港通商等大事發生之時,一個日趨繁榮的新時代已在叩門。而下一段的周三合宗族史,也正是一個人丁興旺與家業鼎盛的時代。這不禁令人想問:如果國平公當年沒有離開彰化,又如果沒有子嗣的宗惠公未向堂兄弟過房得子,那會是怎樣的場景呢?歷史充滿偶然,周三合正是如此。
周萬順之謎
周三合分家之後,從清末到日治初期,北臺灣由於開港與世界通商而日漸繁榮,而周三合宗族人口亦大量增加。掌握繁榮時勢而累積大量財富的傳奇故事是二房周萬順商號;同時,人口大增的結果則是三大房之各派下,持續地分家。
關於周萬順之富裕,最為鄉人所樂道為湖口三元宮建廟之捐獻。依大正12年(1923)廟碑,周萬順所捐6,500圓,佔整體建廟樂捐經費之45%,其富裕可見一斑。又依大正12年周萬順六房分鬮書所統計,當時計有8,532.5石(百斤)租谷之土地,但同時也有高達320,846元之銀行鉅額借貸。如此龐大的家族事業體,其累積與運作實況,究竟如何?其盛極而衰之始末又如何?這一史實是臺灣客籍漢人之宗族體制與二十世紀初期北臺灣地方社會史之絕佳個案,莫怪乎日本學者大谷孝太郎為此進行田野調查,列入其〈台湾に於ける大家族特にその分散事情〉一文,並於昭和三年(1928)七月發表於東亞同文書院支那研究部之《支那研究第十七號別刷》。[7]
光緒十年(1884)大房離開老屋,另築新居;二房則一直維持到大正12年(1923),老幼男女多達150餘共居一屋;[8]而三房則日治時期先後分戶遷出。儘管其派下各戶往後之發展或昌榮或平順,各有歷史境遇,而周萬順崛起與散落之傳奇過往也令人難免唏噓,然而周三合作為宗族公號,顯然仍活躍於新竹地方社會。最明確的例子就是光緒五年至八年(1879-1882)當大湖口輪值新埔枋寮義民廟之廟產經理時,周三合就是四位經理人之一。[9]同時,乙未(1895)日人佔臺戰爭導致枋寮義民廟全毀之後,歷經十年,才於明治38年(1905)重建義民廟,而周三合二房之明添公即為24位經理人之一。
誠如二房鬮分書所言「惟願同居同財,追美前哲,家務日繁,綜理過瘁,丁口漸眾,聚處維艱。兄弟叔侄等商議將承祖父遺產並兄弟叔侄等增置續業以及家物器具賬目等項,按作六大房均分。」分家是不可免的事實,而光緒十年(1884)大房之遷出大禾埕祖屋,也是不得不然。然而公號、公廳、祖產與隨後建築的祖塔等,則仍保留了周三合這一宗族共同社會網絡與歷史象徵。
21世紀的宗族
民國94年(2005)「社團法人新竹縣湖口鄉周三合公祠塔管理宗族會」成立,而在此之前則亦已於民國85年(1996)成立「新竹縣湖口鄉周三合宗親會」。起初(2005)理事分別包含二房六個派下(明添、明英、明佐、霖河、明日、明兔)與三房四個派下(義玉、義山、義五、義龍),民國102年(2013)起大房亦以禮祿公派下之名,成為監事之一,且重要事項皆須這11房共同議決。
此刻,吾人回顧周三合這一曲折的歷史,試想若國平公之過繼豈非命定?否則此天地之間豈有我周三合?而歷來之「分家」固屬不得不然之舉,唯「合族」又何嘗不是當年禮字輩三兄弟成立「周三合」公號之卓然見識?明乎此,則吾族之人捐棄瑣碎細故,共謀攜手前瞻未來,庶幾宗族永世其昌。
筆者忝列湖口研究之一員,諸師友謬賞太多,究其實則敝人舊作浮誇,其疏漏訛誤,不知凡幾。至盼如周三合等宗族史料一一彙集,完成各宗族之歷史,且得而相互參酌考據,則湖口地方史當更信而有徵。
[1] 感謝周廷麟老師的囑咐,要我為這本書寫篇導論性質的文章。周老師是我國中時的教務主任,寫這篇文章時,腦海中浮現自己畢業多年後的一幕:有一回駕車經過湖口國中,那是個放學的雨天,周老師辛苦又危險地手執雨傘指揮交通。一定是這樣的執著精神,鼓動著老師編成這本宗族史;而我自己忝為本書導論之作者,亦感榮耀。
[2] 目前彰化縣福興鄉有番婆村,而彰化之埔心永靖一帶即有眾多的饒平後裔。只是整個彰化平原已經成為閩南語的通行地區,饒平之類客語早已消失。類似周宜尊自彰化北上發展的例子,至少尚有竹北六家之饒平林姓,或許在十八世紀中葉前後,曾有可觀的廣東籍人口北上的趨勢。
[3] 關於大湖口開庄之考據可參看筆者《老街講古》;宜尊公等祖墳雖在羊喜窩或新埔,筆者推測應係短暫居住新埔或隨後定居大湖口時,自彰化遷葬於此。或許推測周家晚至十九世紀初才遷居大湖口,似乎有點晚,然而,筆者依道光十年楊思等兄弟叔侄與羅宏陞簽訂的〈杜賣田園盡根絕契〉古文書,已證實湖口糞箕窩羅家係於道光十年(1830)才自關西遷居糞箕窩,因此類推周家遷來大湖口之時間,應屬合理。
[4] 今日尚存之賜福嘗帳簿,其會員名單即有周三合,大湖口庄之鄉人只要繳交一石(100斤)穀即有會員資格。目前湖口各姓宗族一如周三合,都出現在賜福嘗帳簿上,可見其重要性。賜福嘗成立於湖口三元宮建廟(1918)之前,可以視為三元宮之前身。「嘗」本意為祭祀,即請神明享用祭品之意,賜福則取三官大帝「天官賜福」之意。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