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晚上7:41
2-1歷史地理
想像我們讓時光倒流到三百多年前的十七世紀未葉,那時的竹塹不僅景物跟現在截然不同,連人煙都十分稀少,而且甚至連一個漢人都沒有。現在就讓我們聽聽竹塹地區各族群人口的故事吧。
台灣原本是南島民族的世界,那些住在平地,以遊耕為生活基調的民族後來被我們稱為平埔族;在山區過著採集及狩獵生活的民族則是高山族。新竹地區的高山族是泰雅族與賽夏族,從前的活動範圍包含現在的寶山鄉及新埔鎮一線以西的丘陵及台地,現在則已退居到尖石與五峰兩鄉。至於平埔族則是道卡斯族,稱為竹塹社。竹塹社人在平地種植稻米維生,早在荷蘭人佔領台灣時,便因鹿皮等商品的貿易,與外來文化互動密切。因此,漢人勢力取代荷蘭人統治台灣時,竹塹社人便一如台灣其他地區的平埔族人被漢人稱為熟番,相對地,高山族則被稱為生番。十七世紀末期,竹塹社人從香山、鹽水港一帶,往現今的新竹市區遷徙。
明鄭永曆三十六年(1681),鄭克塽為對抗清廷,決定重修基隆與淡水兩地的砲台,於是沿途僱用平埔族人運糧北上。原籍福建泉州的王世傑隨行押糧,路經竹塹時,見此地地形平緩開闊,又有河流交錯其中,於是便向明鄭請求開墾竹塹。大約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王世傑之鄉里族人的拓墾足跡已遍及竹塹沿海平原以及各河川下游土地,發展成數十處村落。
雍正元年(1722年)清廷有見於北台灣日漸開發,事務漸趨繁雜,於是決定設立淡水廳負責統治大甲溪以北,並且選定竹塹作為廳治之所在。[1]此時,閩南移民聚落已經遍佈今日的新豐、竹北、香山、新竹市等地區,將原本不適漢人居住的竹塹,開發成遍野田疇。由於漢人日漸增多,竹塹社人受迫於漢人勢力,便再度向北遷徙,經頭前溪南岸的舊社,往北岸竹北的新社,甚至溯鳳山溪谷而上,另謀新居。至於客家籍移民進入竹塹拓墾時,已是王世傑開發竹塹後的一個世代。依楊緒賢編《台灣區姓氏堂號考》的記錄,1725年(雍正三年)廣東省陸豐縣人徐立鵬開墾竹塹西北的紅毛港、新莊仔,陸豐人的黃海元、張附春在1730年(雍正八年)入墾東勢庄(今新竹市東勢里、三民里或復中里一帶),這些初期粵民可視為這波客家人士墾殖竹塹之始。
至十八世紀中葉,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位時,客籍移民入墾竹塹地區進入高峰期,此時,竹塹鄰海平原大致均已開拓完成,竹塹城做為一個行政、經濟以及交通的中心地位已然確立,而且閩南籍移民從事商業活動者日多,於是土地拓墾事業轉向內陸之河谷平原、丘陵等地帶發展。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竹塹社人與粵籍移民,開始沿著鳳山溪、頭前溪流域往上游處之谷地、平原或丘陵地區開墾。
研究竹塹的名學者施添福認為,從時間、位置、與地形等角度觀察,竹塹地區的拓墾可分成三個階段(參見表一)。
表一:竹塹地區拓墾階段表
時間
|
位置
|
地形
|
人文地理區
|
1684~1761
|
海岸至土牛溝
|
沿海平原
|
漢墾區
|
1762~1790
|
土牛溝至隘屯界
|
河谷平原
|
平埔保留區
|
1790~
|
隘屯界以東
|
山區
|
隘墾區
|
資料來源:依吳學明 1986:23、施添福1990:22。
第一階段:自西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臺灣正式納入清政府版圖,至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挑築土牛溝止,所開墾之區域為沿海平原。清代治理臺灣,一者為防漢人窩藏於南島語原住民活動地域,二者為使南島語原住民不能逸出襲擾漢人,遠在康熙末年即採取分疆劃界的策略。先是在南島語原住民出沒要口處,立石為界,繼而在立石處開溝,最後則在彰化縣、淡防廳一帶,以山溪為界,其無山溪處,亦一律挑溝堆土,以分界限。築為界限的土堆,外形如臥牛,故稱土牛,而位居其側之深溝,則稱為土牛溝(施添福 2001:65)。
圖一:竹塹地區拓墾進展圖 |
第二階段:始於1761年挑築土牛溝之後,至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清政府在全臺灣島以平埔族人設屯建隘為止。土牛溝構築之後,並無法阻擋一波波以竹塹社人為前導、閩業戶資金為奧援、以及粵籍移民為班底的拓墾浪潮,這批墾戶沿河谷平原東進,一世代之內,已達竹塹山區之前緣,和賽夏族人的衝突加遽。此時正逢中台灣的林爽文事件發生,全台灣幾乎都為林爽文的軍隊攻佔。這一事件與客家人所特別注重的義民信仰有密切關係,我們會在下一章繼續討論。林爽文事件平定後,清廷於1790年決定利用平埔族武力,在全臺建立屯田制,在各山區要口維持秩序,並避免衝突。於是繼土牛溝之後,隘屯防線成為最新的拓墾界限。至此,竹塹地區僅餘東南之北埔山區、東邊之關西地區、與東北邊之湖口地區,尚未為漢人拓墾。同時間,桃園臺地及銅鑼圈山北麓的楊梅壢與靈潭陂,亦已由凱達格蘭族之霄裡社業主與粵籍墾佃戶進行拓墾。
第三階段:清朝政府的屯田制度一方面是要借重平埔族各番社的武力維護治安,另一方面也具有表彰平埔族人之意。於是藉由屯田制,竹塹社人在土牛溝與隘屯線之間,得到大筆的未墾埔地,作為族人生活的憑藉。然而竹塹社人卻因為缺乏資金、無力耕作、或養贍埔地離社太遠等原因,將這些土地交給閩粵移民拓墾。於是大批的漢人便在竹塹社人的招墾下,拓墾新埔、大湖口、樹杞林等處的竹塹社保留地。尤有甚者,拓墾浪潮更漫溢隘屯線,向北埔與鹹菜甕等山區前進(參見圖一)。
整個竹塹地區便在這種情況下,由漢人向竹塹社人承墾土地,進行開發,許多客家移民遂成為受僱於竹塹社之僱農,再配合閩粵合股或是宗族組織集資的方式將墾拓範圍逐步擴展。例如乾隆三十七年(西元1772年)六張犁(今竹北市六家)林家與竹塹城郊商林泉興合組林合成墾號,向竹塹社人承墾金山面荒埔(今新竹市金山里一帶);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陸豐人姜勝智與大埔人劉承豪向竹塹社通事什班、土目斗限比批墾九芎林(今芎林);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竹塹社土目衛阿貴招墾粵籍移民,開墾鹹菜甕地區(今關西鎮);乾隆五十九年竹塹社通事錢子白招陸豐縣陳乾興等人拓墾大湖口南勢一帶;而最著名的則為道光十四年(西元1834年),淡水同知李嗣鄴有鑑於土地開墾過程中,漢人與原住民間的衝突日多,遂命客家人姜秀巒與閩南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墾號」,將原本零星的墾戶組織起來,在大隘地區(今北埔、峨眉、寶山)設隘開發土地。所謂「廣」即廣東、「福」即福建,至於「金」則係墾戶常用來冠在墾號前之吉利用語。[2]
竹塹地區的頭前溪與鳳山溪溪谷平原的拓墾大致上就是經由這種清廷(或竹塹社)的特許權、廣東籍客家人的勞力與福建籍泉州人的資金,三合一的共同開墾的方式,使得竹塹地方的開墾速度因而加快,範圍也更廣闊。
我們這樣輕描淡寫地簡述了漢人拓墾竹塹的過程,實際上事情的進展沒有那麼平順。十九世紀起,台灣的分類械鬥未曾停息,當時整個北台灣尚在淡水廳治的時代,廳治即設於竹塹城。整個淡水廳的南部即苗栗一帶,至北部新莊、板橋及桃園一帶,分類械鬥未曾停息。
開台進士鄭用錫甚至於在咸豐三年(1853)寫了一篇文章〈勸和論〉,並且勒刻在石碑上,勸各籍人群和睦相處:
顧分類之害,莫甚於臺灣。最不可解者,莫甚於淡之新艋。臺為五方雜處,林逆倡亂以來,有分為閩、粵焉,有分為漳、泉焉。閩、粵以其異省也,漳、泉以其異府也……淡屬素敦古處,新艋尤為菁華所聚之區,遊斯土者,嘖嘖羨之。自分類興,元氣剝削殆盡,未有如去年之甚也!干戈之禍愈烈,村市多成邱墟。
這種分類衝突直到十九世紀後半期以後,淡水開港,台灣的地域社會也已建立後,才逐漸消弭。
簡言之,從十七世紀末,至十九世紀末期,也就是清朝政府從征服鄭成功勢力,至甲午戰爭失利,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這兩百年間,竹塹地區經過拓墾、分類械鬥、地域社會形成等過程,沿頭前溪與鳳山溪河谷平原,產生泰雅與賽夏、平埔與客家、閩南三個族群分佔上游、中游與下游的現象。
這種族群分布的現象相當程度地表現在地名上,例如客家稱家屋為「屋」(vug),閩南則稱(chu)。在方向方面,客家稱上與下,閩南則頂與下。在相對位置方面,客家稱下,閩南稱腳;客家稱背,閩南稱後;客家稱肚,閩南稱內。也因此,我們可以從這些地名相關字詞,得知這些地名的命名者屬於閩南或客家族群(參見表二)。當然,尚有許多其他客家地名特徵,由於客家來自丘陵區,因此對於山脈地形的命名,通常比近海的閩南擅長。例如,連綿山脈為「龍」,高阜為「岡」,山峰為「嶺」,稜線為「硬」;寬廣山坡地為「山排」,小圓頂山為「崠」或「凸」,稜線最低處為「凹」;懸崖稱為崩岡,高大土階稱為崁;較小較低之土階稱段。[3]
表二 閩客地名用詞差異表
地名型態
|
客家
|
閩南
|
例
|
家屋
|
屋
|
厝
|
客:新瓦屋(新竹縣竹北市)
閩:金門厝(新竹市湳雅里)
|
方向
|
上下
|
頂下
|
客:上崎林、下崎林(新竹縣寶山鄉)
閩:頂厝、下厝(新竹市香山里)
|
位置
|
下
|
腳
|
客:龜山下(新竹縣峨眉鄉)
閩:苦苓腳(新竹市古賢里)
|
位置
|
背
|
後
|
客:大山背(新竹縣橫山鄉)
閩:潭後(新竹市東勢里)
|
位置
|
肚
|
內
|
客:葫蘆肚(新竹縣寶山鄉)
閩:竹圍內(新竹縣新豐鄉)
|
資料來源:參考〈族群與地名〉,竹師鄉土教育研究中心,(http://www.nhctc.edu.tw/~agrec/)
關於新竹市的客家地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烏崩崁與柯仔湳。柯仔湳位於茄苳里,客家所謂柯仔即閩南所謂「厚栗」、「校力」或「厚欑」。台灣通史卷二十八稱其質堅可為棟梁。係殼斗科植物是亞熱帶及溫帶森林的主要構成樹種,木材優良,可供建築、製造家俱、造船等用。台灣地區農業時代所使用的農具,如鋤頭柄、犁身、牛身等,都是使用本科植物的木材。以校力為地名則屬閩南地林,例如苗栗縣通霄鎮烏眉里的校力坑就是因校力樹而命名。[4]
烏崩崁見於日本明治三十七年(西元1904年)出版的台灣堡圖上,位於客雅大庄附近,崩崁很可能是客家地名,用以描述崩塌的高大土階。此外,客雅大庄、客雅山、客雅溪等地名,也有人認為係閩南語「客仔」的譯音。又由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的閩粵械鬥,客雅流域的客家人概往內山遷移,因此更使客雅係客仔譯音的說法更為可信。[5]只是要從所有地名歸納出閩粵分布,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地名證據通常只能視為旁證。下文我們將分別以日據時期的戶口資料、現今小學母語教學概況及高中問卷調查等三個具體的統計數字,分析新竹市的客家分布狀況。
[2]由於金廣福係官方主導,再由閩、客兩籍同胞合資組成的,因此,關於金廣福的命名,常有一種說法:「金」代表官方,「廣」代表廣東,「福」代表福建。後兩者應無爭議,但前者嘉應州舉人吳藝閣(即子光1819-1883)一肚皮集卷七金廣福大隘記:「臺商俗例,爭取得金意義,凡會計簿多以金字蒙頭;廣謂廣東也……故名金廣福大隘云」。可見「金」代表吉祥的意思,取其「得金多利」之意。此外,苗栗、新竹內山以金字為首的墾號甚多,如金惠成、金協成、金和成、金萬成,又如竹塹城著名之塹郊金長成,亦以金字冠首,故金代表官方一說,應係誤解。
塹城客蹤
|
|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