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晚上8:56
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的最後一哩路:造「人」指標
客家委會員會客家文化生活環境補助計畫部份案例分布圖 引自客家委員會官網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8525&ctNode=713&mp=271&ps=。 |
本計畫始於民國92年,歷經9次大大小小修改作業要點,已是經驗豐富,且體系完整的客家施政計畫。鄉鎮市或者縣市政府為這一計畫的提案與執行單位,提案經縣市初審並修正後,由客委會召集專家學者,組成審查委員會,通過後執行。
經多年實務運作,又成立了全國分區督導團及地方輔導團兩種機制,以便在短暫的審查之外,使地方政府各計畫,從提案、修正、執行與考核,都能獲得長期的輔導與督導。
儘管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的實質是空間硬體之工程施作,但在進入實質施作之前,這一計畫的精神係強調「研究調查、規畫、設計與施作」等4個循序漸進的歷程,俾便客家文化之內涵與民間力量,能在研究調查與規畫的前期,參與整個計畫,從而使後續工程成果確實為社區之所需,且亦符合客家文化之傳承與發揚。
除此之外,客家委員會尚有「客家委員會推動客家文化設施活化經營補助計畫」,置重點於軟體活動,藉以補強前者過重硬體的傾向。
簡言之,這一補助計畫相關措施之體系綿密,大致上都能順利執行各項計畫,而且計畫的品質儘管難免參差不齊,但是成果逐漸提升,倒也無庸置疑。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生活環境營造計畫 資訊管理系統官網http://life.hakka.gov.tw/ |
那這最後一哩路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就是近20年國內社區營造所參悟的道理:社區人士本身才是這最後一哩路。
其實這不是什麼大道理,以筆者經驗之所及,在所有層級的審查或工作會議上,這一理念經常被提及,也不曾被質疑。然而,困難之處在於,它很難實踐。
在這一計畫實質進行的鄉鎮村落場域中,地方人士、地方政府官員與承辦廠商三方相對,儘管有前述綿密的機制,地方人士之實質地位十分不確定。在較好的情況下,官員聰明又盡職,廠商負責而具專業道德,又有充分能力與時間參與的地方人士,就會完成經典的個案。然而,難如人理想的個案卻所在多有。
也就是說,在這地方場域中,第一部門政府與第二部門商業十分成熟,但是第三部門,也就是社區本身的力量,則不易建立。
舖橋造路,對於實質環境之改善,有目共睹,易於達成,也有考評機制;然而,在地住民之共同參與則無形無相,無具體指標,無直接經費之編列,難以考評。造環境易,造人則難,當前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計畫之精益求精,關鍵正在此處。建立造人的指標,據以在環境營造計畫的項下,編列相關預算,才不負社區營造20餘年的折肱無數之經驗。
那麼這一造人指標如何可能呢?且待下回。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