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上午9:29
2-4 高中客家認同與客語能力
為了驗證國小母語教學的統計資料,我們對新竹市三所公立高中實施問卷調查,問卷的主要內容包含自我的客家認同及自評客語能力。我們首先普查所有新竹高商的學生,然後再抽樣調查新竹高中與新竹女中,以為參照。國立新竹高商座落於新竹市學府路,然而他的學生主要來源卻包含新竹縣、新竹市與苗栗縣,其百分比分別為48.4%、40.9%及10%(參見表十二)。
表十二 國立新竹高商九十三學年度學生來源統計表
新竹縣
|
新竹市
|
苗栗縣
|
桃園縣及其他
|
合計
|
|
人數
|
741
|
626
|
154
|
11
|
1532
|
百分比
|
48.4%
|
40.9%
|
10%
|
0.7%
|
100%
|
資料來源:依筆者問卷調查資料統計。
由於新竹與苗栗兩縣皆是客籍人口佔多數的縣份,因此我們可以預期新竹高商客家學生的比例應該會高於一般市民。
依據筆者九十三年初所做的問卷調查,在一千二百0四位同學中,認為自己是客家人的學生高達49.3%,而認為自己不是客家人的學生則為44.1%,不確定自己族群的學生則佔6.6%(參見表十三)。[1]換言之,一個座落於新竹市的高商,其實卻是有一半的客家學生。
表十三 新竹三所高中學生的客家認同統計
客家
|
非客家
|
不知道
|
合計
|
||||
新竹高商
|
594
|
49.3%
|
531
|
44.1%
|
79
|
6.6%
|
1204
|
新竹女生
|
40
|
40%
|
58
|
58%
|
2
|
2%
|
100
|
新竹高中
|
39
|
48.2%
|
33
|
40.7%
|
9
|
11.1%
|
81
|
資料來源:依筆者問卷調查資料統計。
新竹高商會是特例嗎?我們看看新竹女中的情形。根據筆者隨機抽樣一百個新竹女中的學生,認為自己是客家人的同學有40位,非客家58位,不確定自己是否為客家有2位。也就是說,40%的竹女學生認為自己是客家人。這個比率略低於新竹高商,但是仍遠高於市民的客家比例。新竹高中的情況也大致如此,筆著隨機抽樣兩個班級,回收81份問卷中,認為自己是客家人者有39位,非客家33位,不確定自己是否為客家有9位;也就是說48%的學生認為自己是客家人(參看表十三)。雖然新竹是個閩南籍居民為主的都市,但是從以上三個高中的統計數字我們得知,客家與非客家學生(閩南)之間的比例其實十分接近,而兩大族群學生的互動其實是十分頻繁的。
那麼純粹就新竹市民而言,本市高中學生的客家認同情況如何呢?首先我們先看新竹高商的情形,在428個住在新竹市的學生中,自我認定為客家的學生佔22.7%,非客家70.3%,不確定自己族群佔7.%(參見表十四)。簡言之,住在新竹市的新竹高商學生約略二成為客家。我們相同地參照另外兩所學校的情況,新竹女中學生44個樣本中,有10位學生,亦即22.7%,認為自己是客家;新竹高中學生28個樣本中,則有8位認為自己是客家,佔28.6%。上述資料顯示,居住於新竹市的高中學生(或者說公立高中學生),至少有二成至三成左右具有客家認同。
表十四 新竹市三所高中本市學生之客家認同
客家
|
非客家
|
不知道
|
合計
|
||||
新竹高商
|
97
|
22.7%
|
301
|
70.3%
|
30
|
7%
|
428
|
新竹女中
|
10
|
22.7%
|
34
|
77.3%
|
0
|
0%
|
44
|
新竹高中
|
8
|
28.6%
|
18
|
64.3%
|
2
|
7.1%
|
28
|
資料來源:依筆者問卷調查資料統計。
那麼這些客籍學生的客語程度如何呢?問卷採用自我評的方法,結果自認為客語流利的學生僅有一名,大致具有客語聽說能力的學生約一成,勉強可以的學生佔23.7%,這三者合計約佔客籍學生的三分之一。另外,略有客語能力者約佔四成,而完全不會客語者超過四分之一。這一統計數字的意義如從悲觀的角度觀察,新竹高商居新竹市籍的客家學生的客語能力明顯低於新竹高商整體客家學生的客語能力。新竹高商新竹市以外497位客家同學中,自評客語能力為很流利及不錯的約略兩成,加上接近四成客語「勉強可以」的學生,整體客家學生的客語基本能力尚有六成,而新竹市籍的客家學生卻只有三成左右(參見表十五)。因此,新竹市客家的客語能力流失的速度顯然十分驚人。不過,這個數字或許也可以反過來解讀,亦即竹市客家學生儘管客語能力不佳,但是客家認同倒是仍然相當強勁。
表十五 新竹高商客家學生客語能力自評統計表
很流利
|
不錯
|
勉強可以
|
很爛
|
完全不會
|
總計
|
|
新竹市籍
|
1
|
9
|
23
|
38
|
26
|
97
|
百分比
|
1%
|
9.3%
|
23.7%
|
39.2%
|
26.8%
|
100%
|
其他縣市
|
16
|
97
|
207
|
153
|
24
|
497
|
百分比
|
3.2%
|
19.5%
|
41.7%
|
30.8%
|
4.8%
|
100%
|
資料來源:依筆者問卷調查資料統計。
新竹女中學生自我評估的客語能力略優於新竹高商,新竹女中四十個客家學生中,設籍於新竹市者約有四成具備基本客語能力,而其他縣市客籍學生的基本能力更高達七成(參見表十六)。至於新竹高中學生自評的基本客語能力,則明顯地低於兩所女校。設籍新竹市的學生具備基本客語能力者,僅約略超過一成,而外縣市客籍學生的基本能力尚有六成(參見表十七)。
因此,前述新竹高商的統計數字大致上與新竹女中及新竹高中相當。
表十六 新竹女中客家學生客語能力自評統計表
很流利
|
不錯
|
勉強可以
|
很爛
|
完全不會
|
總計
|
|
新竹市籍
|
0
|
1
|
3
|
6
|
0
|
10
|
百分比
|
0%
|
10%
|
30%
|
60%
|
0%
|
100%
|
其他縣市
|
1
|
7
|
13
|
7
|
2
|
30
|
百分比
|
3.3%
|
23.3%
|
43.3%
|
23.3%
|
6.7%
|
99.9%
|
資料來源:依筆者問卷調查資料統計。
表十七 新竹高中客家學生客語能力自評統計表
很流利
|
不錯
|
勉強可以
|
很爛
|
完全不會
|
總計
|
|
新竹市籍
|
0
|
0
|
1
|
3
|
4
|
8
|
百分比
|
0%
|
0%
|
12.5%
|
37.5%
|
50%
|
100%
|
其他縣市
|
0
|
3
|
13
|
11
|
4
|
31
|
百分比
|
0%
|
9.7%
|
41.9%
|
35.5%
|
12.9%
|
100%
|
資料來源:依筆者問卷調查資料統計。
綜合而言,新竹市居民在高中階段其實不乏與客家學生共同生活與學習的經驗,只是新竹市學生的客語能力相較於新竹與苗栗兩縣的學生,顯得比較低落。不過也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儘管學生客語能力不強,但是具有客家認同的新竹市高中生卻超過兩成,而這一比率甚至超過我們在國小母語教學調查的結果。
讀完這一章,你一定已經清楚,歷經三百餘年漢人的拓墾與擴張,新竹縣市的鳳山溪與頭前溪兩溪流域下游成了閩南人的天下,中游居住著融合了平埔原住民的客家人,上游則是被前二者驅趕與侷限的山地原住民。就新竹市而言,二十世紀初的統計資料顯示,客家人口約佔全市人口的10%,而其分布則是西向東及東南遞增的趨勢,我們可以約略以新竹市光復路(縣122)及南大─明湖路(縣117)連線,作為閩客的界線,這條線以西、以北,閩人佔絕對多數;以東、以南客家人比例迅速提高,甚至遠高於閩南人。一百年後的今天,客家的比例可能上升到20%,不過分布區域則沒有改變。這意謂客家人口流入新竹市的比率甚高,而這一情形便表現在三所公立高中學生的客家認同皆達四至五成。
下一章我們就可以帶著這張地圖,到傳統客家社區觀察當地的客家居民的生活,同時體驗他們所遭逢的社會變遷。
延伸閱讀
潘國正 1997 《新竹文化地圖》。齊風堂。
施添福2001 《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文化局。
吳學明 2000 《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縣文化局。
http://www.sinica.edu.tw/~pingpu/index.html(平埔文化資訊網)
[1] 問卷調查以新竹高商為主,總計對全校學生發出153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204份,問卷共十三題,除基本資料外,以學生自行評估的方式作答。另外,為增加問卷信度,又以相同問卷隨機抽樣新竹女中與新竹高中兩個班級的學生受測。
繼續閱讀:序言:虧欠這城市;第三章:傳統社區與市集
2-3新竹市國小母語教學概況調查
看過這些有點霉味的統計數字後,不知道有沒有害你倒盡味口?不過你還是要保持耐性,我們再看看最新的統計數字,了解客家人口的現況。依據新竹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九十三學年度的統計數字,由於全市十五所國中因係自由辦理鄉土語言教學,實際上也只有光武及虎林兩所國中開設兩班58人的閩南語教學,其他十三所國中皆未辦理鄉土語文教學,因此我們無法引用國中的鄉土語言教學資料,作為研究新竹客家的基礎。幸虧二十七所小學中,則全數依規定實施鄉土語文教學。其中全數實施閩南語的學所僅三所,其餘二十四所小學均同時開設閩南語及客家語教學。全市1,024班小學中,閩南語與客家語的分別開設836及206班,也就是閩客之比是約略是4:1。
我們可以再根據各校客家語上課學生數分析市內客家人口的分布情形。就總人數而言,全市32368位小學生中,學習客語的人數為6605,也就是佔總人數的20.4%,這個數據和前段我們用班級數推估的結果完全符合(參見表七)。
表七 新竹市各立國小鄉土語言客家語學生數統計表
編號
|
區
|
學校
|
總人數
|
客語人數
|
百分比
|
主要學區
|
總計
|
32368
|
6605
|
20.4%
|
|||
1
|
東
|
關東
|
1490
|
830
|
55.7%
|
金山關東仙水新莊
|
2
|
東
|
科園
|
420
|
145
|
34.5%
|
科園仙水
|
3
|
東
|
新竹
|
2175
|
700
|
32.2%
|
新興關帝南市南門振興台溪曲溪福德明湖柴橋湖濱光鎮新光
|
4
|
東
|
竹蓮
|
1253
|
401
|
32.0%
|
竹蓮下竹南大頂竹寺前建華新光
|
5
|
東
|
水源
|
546
|
170
|
31.1%
|
水源千甲
|
6
|
東
|
龍山
|
1583
|
417
|
26.3%
|
龍山埔頂仙水立功光明新莊科園
|
7
|
東
|
三民
|
2237
|
521
|
23.3%
|
復興前溪三民復中東園金華文華
|
8
|
東
|
東園
|
2445
|
565
|
23.1%
|
光復綠水東勢公園東山東園光明
|
9
|
東
|
東門
|
2465
|
494
|
20.0%
|
榮光育賢成功東門中正文華親仁錦華復中三民大同中山水田
|
10
|
東
|
建功
|
1151
|
30
|
2.6%
|
武功豐功偉功建功軍功立功千甲光明
|
11
|
東
|
陽光
|
1244
|
0
|
0.0%
|
明湖柴橋湖濱光鎮新光
|
東區小計
|
17009
|
4273
|
25.1%
|
|||
12
|
香山
|
港南
|
140
|
67
|
47.9%
|
港南虎山
|
13
|
香山
|
茄苳
|
156
|
73
|
46.8%
|
東香香村茄苳
|
14
|
香山
|
大湖
|
116
|
30
|
25.9%
|
大湖茄苳
|
15
|
香山
|
大庄
|
997
|
212
|
21.3%
|
香山大庄美山東香牛埔香村樹下
|
16
|
香山
|
香山
|
938
|
197
|
21.0%
|
埔前浸水中埔樹下牛埔
|
17
|
香山
|
頂埔
|
996
|
167
|
16.8%
|
頂埔頂福中埔
|
18
|
香山
|
南隘
|
191
|
28
|
14.7%
|
中隘南隘
|
19
|
香山
|
虎林
|
1371
|
186
|
13.6%
|
虎林大鵬南勢虎山新雅
|
20
|
香山
|
內湖
|
777
|
104
|
13.4%
|
內湖鹽水南港
|
21
|
香山
|
朝山
|
403
|
0
|
0.0%
|
朝山海山
|
香山區小計
|
6085
|
1064
|
17.5%
|
|||
22
|
北
|
北門
|
1337
|
228
|
17.1%
|
光田文雅光華文華金竹北門福林大同金華境福舊社湳雅武陵錦華親仁長和水田
|
23
|
北
|
載熙
|
1688
|
302
|
17.9%
|
士林湳中金竹福林古賢境福金雅武陵
|
24
|
北
|
南寮
|
1166
|
192
|
16.5%
|
南寮港北舊港中寮康樂海濱古賢
|
25
|
北
|
舊社
|
1271
|
181
|
14.2%
|
舊社湳雅光華金竹金雅金華
|
26
|
北
|
西門
|
1161
|
152
|
13.1%
|
西雅客雅崇禮民富南勢曲溪台溪福德育英興南新雅
|
27
|
北
|
民富
|
2651
|
213
|
8.0%
|
西門仁德中興新民石坊中央潛園磐石新雅民富北門中山長和
|
北區小計
|
9274
|
1268
|
13.7%
|
資料來源:依新竹市國教輔導團相關資料統計。
其次我們再依分區統計結果,歸納客語學生的分布情況。東區學生數共17009人,學習客語人數達4273人,也就是全體的25.1%;香山區學生總數為6085人,學習客語人數為1064人,亦即全體之17.5%;北區學生總數9274人中,學習客語者共1268人,佔全體之13.7%(亦參見表)。比較三區的客語學生比率,我們發現東區與北區恰好形成對比,幾乎所有東區的國小客語學生的比率都在二成以上;相反的,北區卻沒有任何一個學校的客語學生比例在兩成以上。[1]至於客語人口超過三成的學校則計有關東、科園、新竹、竹蓮、水源、港南及茄苳等七校,東區佔了五校,香山區有兩校,北區則完全沒有。七校之中,與新竹縣竹東鎮相鄰的關東國小,以及與寶山鄉相交的茄苳國小都有近五成的客語人口,在客語人口中,顯得格外耀眼。
因此,從母語教學的統計資料看來,與竹東及寶山接壤的東區,擁有較多客家人口;與寶山相鄰的香山區也略多,但不及全體平均值;至於鄰海的北區則客家人口最少。比較客語教學的統計數字和百年前的人口調查統計資料,我們發現整體的客家人口的比例增加,但是東區的客家人口比例則略微下降。
我們可以把前述分析轉化成地圖,以不同顏色識別各小學的客語學生的百分比。如圖六所顯示,除了機場外,各區分別有一白色區域,代表客語學生不足10%,東區是建功聯里所屬各里,香區是朝山與海山兩里,北區則是民富國小所屬學區,包含西門聯里及部份北片聯里。黃色代表11%至20%,約佔全市面積三分之一,分布於北區與香山區南邊。綠色代表21%至30%,亦佔全市面積約三分之一,分布於香山區北部與東區西部。藍色代表31%至40%,亦即客語學生的比率大致為三分之一的區域,除了東區科園、水源及千甲外,最醒目的是位於全市幾何中心的南門聯里與竹蓮聯里所屬各里。紫色代表41%至50%,包含香山區的茄苳里、東香里、港南里與虎山里。至於客家重鎮則是頂埔聯里的金山面地區各里。
[1]據陽光國小教務處陳思玎主任表示,91及92陽光國小曾以兩班對開的方式,教授母語。兩個班級的閩客語同學各自集中,四十餘位同學教授閩南語,十餘位學習客家語,閩客的比例約為3:1,亦即25%。只是今年陽光國小基於整體教學環境、師資及成果的考量,暫時停開母語課程。因此,陽光國小九十三學年度客語學生的統計數字是被低估的。
繼續閱讀:2-4 高中生客家認同與客語能力;序言:虧欠這城市
繼續閱讀:2-4 高中生客家認同與客語能力;序言:虧欠這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