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上午8:36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4-2教育

見過了好多上了年紀的客家熱心人士,也聽到了演講或歌唱比賽時,兒童們稚嫩的聲音,是否讓你對小孩子的客語能力刮目相看了?沒錯,正是如此。現在就讓我們拜訪一位年僅14歲的小姑娘吧!

中小學母語教學及活動

    小姑娘的名字叫做劉子萱,新竹國小畢業,目前(2005)就讀培英國中。為什麼一定要認識她呢?我們先看看她的豐功偉業吧!劉子萱小學六年級參加客家電視台「鬧熱打擂台」節目的講古比賽,連過20關,得到最高的榮譽。其實在得到這個榮譽前,她早已在校內、新竹市及全國的客語演講比賽中,囊括金牌,早已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她甚至還擅長客家山歌,不管是全校音樂會或者親友的聚會,她的一曲高歌,總是先引來驚訝,然後贏得滿堂喝采。
劉子萱當然非常優秀,但卻不是唯一,她只是箇中的佼佼者,實際上,在市內的中小學的校園裡,能這樣用客語在講台上侃侃而談的同學,仍不乏其人。市政府為鼓勵各級學校加強語文教育,每年都舉辦全市的語文競賽,近十餘年來,除了傳統的國語演講比賽外,也增設了客語演說項目,而且區分成國小學生組、國中學生組、高中學生組、小學教師、中學教師組及社會組等六組競賽。這些與賽者都在各校激烈的初賽後,脫穎而出,因此個個有備而來,口齒清晰、台風穩健。今年在師院附小的比賽各組的第一名分別為新竹國小陳沛筠、培英國中劉子萱、新竹女中劉承妍、小學教師組民富國小羅莎麗、中學教師組香山中學鍾光賜、社會組張毓真。評判老師一致認為程度普遍提升,顯然各校客語人才已經越來越普遍。
新竹市編客家語課本
校園裡客語人才的成長當然與政府教育政策有關,教育部向來十分重視語文課程與教學,除國語文外,近年更加強鄉土語言之教學,期使國民從鄉土認同中,培養人文關懷;從尊重族群中,體認多元文化價值。以往鄉土語言教學係由地方政府及學校自主安排於鄉土教學活動時間;九十學年度起,鄉土語言已列為正式課程(納入語文領域中),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三種鄉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國中則依學生意願自由選習。為建立長期推動監督機制,本部成立本土教育委員會,負責推動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相關事宜。
儘管存在著標音符號系統、鄉土語言學習機會及實際教學等問題,國內的鄉土語言教學如期上路。本身也是新竹市客家語課本文字編輯之一的北門國小的張美容老師,也是客語教學的訪視輔導老師,對客語教學非常盡力。然而老師並不諱言,新竹市小學客家語教學的困境,她指出本市國小客語教學的四大難題:
一、客家子弟缺乏說客語的環境
目前學生的家長本身已經不太會說客語,親子的溝通都用國語,於是客語幾乎等於是外語,起點行為太低,老師教學辛苦,想要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乃至持續學習的熱情,十分困難。
二、家長不重視客家課程
許多客籍學生的家長受升學主義的影響,認為客語無助升學,求職又無用。而且學客語不如學閩語,學閩語不如學英語。因此,唯有改變家長觀念,親師一體,才有可能塑造客語學習的良好情境。
三、教師專業待提昇
大部份學校客語師資難求,年輕的老師客語程度不佳,年長老師即使客語流暢,也未曾接受語言教學的專業知能。目前雖有客語支援教師到校協助教學,但是受限於經費,支援節數有限。依九十三學年度鄉土語文之客家語教學師資概況之統計,經過檢核或完整訓練的師資僅及三成,六成的客語師資未經訓練(參見表十一)。

表十一    九十三學年度新竹市客家語教學師資概況表
授課教師類別
班級數
百分比
經教育部檢核培訓及格之支援教師
19
16.4%
36小時以上鄉土語言研習之合格教師
18
15.5%
未經鄉土語言研習之合格教師
70
60.3%
36小時以上鄉土語言研習之代理代課教師
3
2.6%
未經鄉土語言研習之代理代課教師
6
5.2%
合計
116
100%

四、學校重視程度不足
新竹市除極少數如關東國小等學校,客語學生與閩語學生相當外,大部份學校客語人數少,往往也較不受到重視,客語教師難免士氣低落。
僅管張老師對整體客語教學環境憂心忡忡,但是他對客語教學之未來並不悲觀,因為她感受到市政府的支援與客語教師的精神力量。新竹市投入很多人力財力,由新竹師院范文芳教授指導,鄭惠芳老師及黃美鴻校長分別擔任正副主編,劉美惠、房子欽、張美容及鍾偉萍等老師負責文字編輯,編印了一套一至十二冊的客家語課本。這套課本除了生活用語外,還有童謠、俗諺、謎語、節慶、歷史人物、新詩、散文,更有環保、資訊等議題,更難得的是還配合新竹的風土民情,如城隍廟、十八尖山、青草湖、名產及大專院校的介紹。為了增加教材的流通,讓更多學生學習,這份教材已經可以上網學習,網站是http://163.19.149.2/media/country/native/hakka/這份教材頗受好評,不但外縣市老師頻頻索取外,九十二學年度的教育部評鑑還因此而榮獲特優。除了教材的編寫外,市政府教育局以及新竹市教師會也固定舉辦鄉土語言教學研習活動,短則三天,長則一週,對實際教學確有助益。
然而真正讓老師覺得母語教學尚有可為的是母語教師精神力量,幾乎全體老師都抱著「挽救客語,捨我其誰」的決心,為客語教學貢獻心力。四年來,客語老師雖然一路跌跌撞撞,走來辛苦,但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仁,一起為客語傳承而努力,心中不但不寂寞,反而充滿喜樂。
老師對客語教學的那種熱情,表現在客語支援教師的身上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也曾在北門國小擔任客語支援教師葉玉嬌老師,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葉玉嬌熱於客語教學,而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實施要點規定:「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三種鄉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國中則依學生意願自由選習。學校亦得依地區特性及學校資源開設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以外之鄉土語言供學生選習。」因此教育部委託新竹師院承辦本項檢核與培訓,首次檢核共計有近一餘萬人參加縣市初選,最後縣市政府共遴選推薦七千四百人參加第二階段檢核。考試包含筆試及口試,題型則包含語音分辨、語詞辨認、簡易語法使用、語句應用、拼音、國語詞轉寫台語詞、完成語句等。於是葉玉嬌首先結業於台灣語言文化研究發展學會客語師資種籽學院「基礎班、進階班、加強班」,又完成教育部客語種籽教師階段研習,最後順利地通過了教育部鄉土語言客家語教學支援人員檢核考試。儘管取得資格後,她仍繼續參加類似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的相關進修推廣課程。目前老師在國小與國中客家母語教學,也是新竹市香山社區大學九十三年度「客家話打嘴牯」課程的講師。

高等教育

新竹教育大學的台灣語文所是客家語言高教重要機構
台灣是個多語言、多種族以及多文化的地方,基於人文精神的公道與多元化的組織,需要建立以母語教育為主體的多元文化層面。以母語為兒童的教學語言,是1965年以來聯合國的一貫主張,惟有以母語為主的語文教育,才能創造出以本土或鄉土為特色的文化,才不會失掉語言文化而失去對自己生活圈的熱愛。基於此一理念,新竹師院台灣語文所於1997年正式成立,為世界上唯一專門從事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的研究所。所長董忠司,並網羅古國順、呂嵩雁、范文芳等客教授。自民國九十二年起,該所招收博士生,以培育台灣語言研究的專才。提供將來各大學台灣語文系所須師資,並帶動國內台灣語言研究的風氣,將研究成果貢獻給台灣,讓我們的語文教育更上層樓。創所至今已完成碩士論文五十三篇,其中十七篇為客語研究,幾乎可以說明國內培養客家研究人才最多的學術單位,而這些客家研究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羅肇錦與范文芳也正是目前指導學生完成客家研究學位論文篇數最多的兩位教授。
民國九十三年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成立,其宗旨在於培養客家學術研究人才,並且在客家研究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具有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共融的人文素養。由國內知人的人類學者莊英章教授擔任院長,並且網羅了經濟史學者黃紹恆、歷史學者連瑞枝、社會學者林秀幸與人類學者羅烈師等多位客籍師資。
目前客家文化學院下設有二個系一個研究中心:人文社會學系、傳播與科技學系與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並已向教育部提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及客家社會與文化進修碩士班的申請。客家文化學院的特點在於著重培養學生具有跨學科的人文學科訓練,並且透過客家族群專題的理解,訓練學生參與學術與社會之間對話的實務經驗。學程的內容計有:「客家學程」、「創意文化」、「社會與文化」、「數位媒體」與「傳播研究學程」等五個學程。國際客家研究中心的特點在於:()、跨學科的學術人才;()、以研究群的模式推動整合型的研究計劃;()、新竹地區資料庫的建立,以提供學術研究;()、邀請海內外客家研究學者及客家地方文史工作參與研究工作。
交大客院正式成立後,院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
客家學院開設初級客語及中級客語必修課程,是國內大學唯一正式的客語教學課程。學院還開設推廣課程,結合學院理論觀點與在地知識,使研究與推廣二者相得益彰。至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分為短中長期來規劃,其執行方式採用跨學科集體性的研究計劃。近程則以桃竹苗地區作為田野調查的範圍,中程以台灣其它地區如中、南、東部地區,以及擴大至大陸地區閩粵及四川地區的客家社區,長期的發展則延伸到東南亞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客家社群研究。目前交通大學客家學院位於新竹縣竹市市六家的院區正在規畫建築中,透過與社區與緊密連繫,全院師生將朝向一紥根本土,同時又展望國際的客家研究重鎮前進。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上午8:36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