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上午11:18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築城

我的新竹印象始於綿延在護城河畔的那兩排木棉花。
出生後,爸媽白天都要上班,白天照顧我和雙胞胎哥哥的工作就由阿嬤代理了。每天來往阿嬤家都會經過東門城,兩歲見了木棉,三歲聽爸爸說木棉凋謝時,問道:「謝了怎麼辦?」,爸爸安慰我說:「沒關係,明年你們生日時,就會再開了!」此後,每個學琴的週末都打從迎曦門腳下穿過,於是城門便成了我的新竹記憶。
三四月之交的春日裡,第一次段考剛剛結束,和爸爸約定了新竹歷史旅行,出發點正是迎曦門。當我們的單車穿過光復路頭的火車地下道,再從中華路轉入東門街時,十九世紀就跳進眼簾了。
「這兒是城市的中心,還是邊緣呢?」爸爸拾級而上,揚手指著城門問我。
「當然是中心囉!」我站在城門口,望著四周的車輛,毫不思索的回答。
「此刻,這圓環還真得像是城市的中心呢!不過,回到十九世紀以前的歲月,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新竹位處台灣北部,漢人拓墾活動較晚展開,直到十八世紀初,派有軍隊駐守後,才開始有較具規模的拓墾活動。當時的拓墾者以王世傑為首,開拓現今城隍廟附近的竹塹社土地。」爸爸又說:
「十餘年後,雍正十一年,也就是1733年,掌管北台灣的淡水廳同知準備開始在竹塹辦公,廳治就設置在現今城隍廟附近。為了鞏固廳城安全,在四周環植刺竹,並置了四座城門。竹城維持不了多久,不久就腐朽了。到了十九世紀初期,為預防海盜,再堆起土圍,並且在土圍邊緣植竹。」
「我懂了,所以,土圍意味著界線,城門則是出入口,都是為了安全才設置的。那麼,眼前這城門是何時建立的呢?整座城是什麼樣子呢?」我問爸爸。
道光六年,也就是1826年獲得皇帝同意後,開始討論及設計,三年後,築成直徑八百多公尺,圓周為棗形的磚石城牆,城牆高約五公尺,厚度超過四公尺。建置了四個城門,東邊是『迎曦』,意謂迎接早晨的陽光;西邊是『挹爽』,也就是引來涼爽的西風;南邊是『歌薰』,歌頌南邊溫暖的陽光;北邊是『拱宸』,也就是向北極星致敬。每個城門都建築了二層城樓,高六公尺多,並且設置了砲臺、消防用水洞、衛戍用堆房。四城之內各設道路四公尺寬之道路,城牆外是濠溝,深度與寬度都超過兩公尺,濠溝上以吊橋跟城內道路連通。」
「聽起來,當時竹塹好像蠻危險的,怎麼會這樣呢?」
「在建築土圍前十幾年,台灣發生林爽文事件,很多地方都被攻陷,竹塹城也被占領一個禮拜,甚至兩任淡水同知被殺。於是地方官餘悸猶存,才會想要築石城。但是即使石城建好,仍有威脅。道光二十二年(1842),也就是中英鴉片戰爭後不久,為了因應海上防務,又在舊址加築土圍,做為廳城屏障;土圍之外也是植竹開溝,並且開了八個城門。」
「這麼說來,築城的唯一目的就是保衛地方行政中心的安危,對不對?」我覺得自己已經感受的十九世紀的緊張情緒,立刻問爸爸。
「不,築城具有象徵與實質的雙重意義,防衛就是實質的意義;但是,築城更有象徵的意義。石城築好之後,表示帝國的力量已經完全掌握了地方;但是有趣的是,築城的經費完全來自北台灣各地的地主與商人,所以,築城也意味著竹塹已經是個地方力量相當強大的社會了。所以,竹塹城的完成反而象徵著這兒已經由一個武力拓墾的社會,轉型成為一個文治的社會。」
「真是有趣啊!那麼後來城池被拆了,又被重新使用,一定富有深刻的象徵與實質意義,對嗎?」我的腦袋瓜轉得很快,迫不及待地問爸爸。
「聰明的晨晨,確實是這樣。不過這些問題等我們經過二十世紀,再回到二十一世紀時,再討論吧!」爸爸提醒我按部就班,說道:

「這是兩張古地圖,妳帶著它先到城內闖他一闖,爸爸照幾張相片後,一會兒就趕上妳,我們再仔細地探一探這帝國的角落!」
清代竹塹城及外圍圖,即〈竹塹城土地利用圖〉(1899)
資料來源:原圖李正萍繪,請參考賴志章等撰著,《竹塹古地圖調查研究》,頁101-102,新竹市:新竹市政府,2003。
繼續閱讀:《晨晨的新竹歷史踏查》目次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上午11:18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