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大學、客庄與老街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清晨7:56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正午,頂著太陽尋行。尋行,是因為找不著演講場地,而幸好開講尚逾半小時,索性隨意參訪這陌生而靜謐的小鎮。
    來此,種因於月前赴中興新村演講,談客家文化之美。此係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之地方研習中心,辦理公務人員進修課程,每年皆有客家課程,調訓各地區公務員。
儘管高鐵奔波,行色匆匆,但往常的經驗,離去之前,總有鄉鎮承辦客家業務的第一線熱心公務員,上前提問或邀訪。就這樣,我意外地有了嘉義溪口之行。
    小鎮人口約兩萬,散布在嘉南平原最北的田園上,行政商業與信仰中心由兩條近乎平行的街道構成。我沿著鄉公所所在的外環道漫游,一座老屋的翹脊很快便攫住我的視線。轉進巷內,來到屋前,便見「劉氏宗祠」匾額懸掛在正門上方,門聯則為「太乙燃黎天祿閣,箕裘派衍漢邦基」。再進祠堂內,50餘方牌位供奉在三座神龕上,每塊牌位書寫著十餘對祖考祖妣名諱,而婦女皆冠以孺人之名。
    行前我做了功課,看過小鎮80多年前的人口統計資料及鄉志,知道當時近9千人口中,閩粵兩籍各佔一半,而粵籍則絕大部份來自廣東省潮州府的饒平縣。同時北邊隔著小河的雲林縣大埤鄉,也有許多饒平同姓族人。以人口規模而言,當時全台恐怕僅有新竹之竹北芎林新埔可以相提並論。特別是芎林劉姓人多勢眾,曾主宰地方社會百餘年,且至今不衰。
    眼前這劉氏宗祠形制及牌位書寫習慣,活脫脫是居民客家饒平祖籍的歷史遺存。街上尚有兩處張氏宗祠亦為饒平後裔所築,以奉祀先祖。影響嘉義縣市地方政治甚大的張博雅所屬家族,即其後代派下子孫。
    低迴留連,再三難去。直至演講時間迫近,才拿出電話聯絡上承辦人,找到了上課地點。我定講題為「欣賞客家:兼談嘉義溪口的饒平故事」,以國語及不太輪轉的閩南語,除了分享台灣傳統與現代的客家美學外,也調出自己的閱讀資料與心得,講述廣東與臺灣的饒平居民分布概況。
    課中休息時,一位退休老師上前跟我說,他們確實已完全不會講饒平客家話了,甚至盡童年記憶之所及,也完全沒有任何家中長輩說客家話的印象。不過至今一些親屬稱謂如 「哥」 與「叔」等,用的不是閩南話,應該就是客家話了。
    回程往高鐵的計程車司機正好也姓劉,於是問他這兒會不會就是他的故鄉。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用國語及閩南語交談,我的客家話題停在喉頭,不知如何啟齒。
    這個包圍在漳州閩南人聚落的饒平孤島,可能19世紀中晚期消融在閩南文化中;相同的大埔客家版本也在20世紀初期在台中豐原上演過了;而此刻更在中壢或竹北如火如荼地進行。
    暴露在都會化與工業化的環境中,居於少數的客家人,固然沒有生存危機,但是語言文化的流失趨勢,幾乎是無可抑遏。此刻除了「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理想與執著,而盡力傳習客語外,恐怕只有早早思索一個沒有客家話的「後客家時代」,應有何種作為了。
    月前新竹新埔劉家祠在宗祠博物館之設想下,聯絡參訪全台劉氏宗祠,台中石岡與屏東萬鑾之劉氏宗祠皆在交流之列。我想也該讓嘉義溪口入列吧,選擇適當的時間與形式,持續交流,讓客家與饒平在這海島多流連幾個世代。
    當然,這不是什麼創新的想法,媽祖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地藉由進香與遶境,既凝聚了聚落內在的集體情感,也擴展了聚落外在的交流。一個跨區域的宗族交流,或許也相同地可行吧!

圖片說明:嘉義溪口劉氏宗祠。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清晨7:56 ,所屬標籤為。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