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晚上9:36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在臺東池上住了一週,藉著十餘位研究生各自的田野主題,以研究者的角度理解了這多元族群下的客庄文化;也不免俗地像個觀光客在大坡池、渡假村、農村體驗與自行車道等,十分愉悅的被娛樂了;更舒服的是,還掌握了自己生活的步調,以每日清晨的跑步,融入了這縱谷的稻田、青山與水圳之中。
某日中午在街上一家便當連鎖店用餐,學生問我:「在這研究、觀光與生活等面向中,最不吐不快的是什麼呢?」
「當然還是池上米了!」我望著這便當故事館,不假思索地回答了。這家便當公司的一樓是營業空間,二樓則設置了故事館,顧客用餐及購物之餘,可以上樓了解池上便當及稻米生產的歷史。而商店外觀又用火車車廂及座椅裝飾,頗為吸引人。
還未到池上,整個心情就早已被池上米攫住了。一到池上,果然只見滿眼所及皆是水田;而八月正值蒔田,整個鄉的農戶正前前後後地插上秧苗。此情此景,相較於處處休耕西部,尤其是桃竹苗地區,令人頗為欣慰。
為什麼池上的農人願意持續農耕呢?關鍵是認證制度。藉由令人信任的生產履歷,打上「池上米」標章後的池上米,具有高於一般稻米近五成的價格,農民所得提高,種植意願便提高了。於是就像全鄉綠油油的稻田那般,池上農夫的田園是生機蓬勃的。
那麼誰負責認證呢?是本地三家碾米廠。三家廠商與農民建立契作關係,以高價取得稻米,並且完成認證後上市,由於消費者的認同,得以擁有較高的價格。
這樣的認證制度並非沒有雜音,由於三大米廠會向農戶收取認證費用,而這費用最終轉嫁給消費者。有農戶因此發起消費者向農戶直購的運動,以減少農戶的認證費用支出,而消費者也能有略低的買價。
不僅如此,在樂觀的表象之後,熟諳當地事務的公務員,在自信地解釋池上米認證制度成功之時,並不諱言農業人口的年齡依舊偏高。顯見要靠農業生產本身要養活一個家戶,乃至一個社區,並不容易;也因此,年輕人仍是輕離家鄉。
我想,以傑出的農業生產為實質基礎,在好山好水之中,以觀光產業擴大池上整體產值,將會是留下年輕人,且活化農村的不二法門吧!
至於客家議題方面,這兒客家佔總人口四成,有的是客庄,但是一如西部城市,出了家戶與村落,我很難在街市之中,自然地聽到客家話。客委會在這兒支持興建了「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已成當地重要客家象徵;不過,如何讓錦園與萬安這類傳統客庄在農村活化的同時,自信又自然地維持客家認同,也是當務之急吧!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晚上9:36 ,所屬標籤為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