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上午8:55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近來「恁久好無」(an giu ho mo)客家好親近的形象廣告頗獲好評,但是由此而譏笑行政院客委會華而不實者亦大有人在,何以致是?

行政院客委會與世界第一高樓台北101咫尺之間,而她的領地既在幾重山外的傳統客家村落,也在俯仰之間的國際都會,面對這傳統與當代一時紛陳的客家世界,客委會的施政也因此而有虛實兩策。

所謂虛,指的是虛擬(virtual),即藉由影音或數位化的方法,在媒體與網路上設定議題,展現詮釋權,甚至進一步建構虛擬的客家社群,例如「哈客網路學院」(http://elearning.hakka.gov.tw/)、「一八九五」電影、「來怡客」新聞節目、乃至「恁久好無」形象廣告,皆為這一虛擬策略之顯例。

所謂實即實存,意即日常生活、面對面的人際關係以及承載這一切空間場域本身。客委會更多的施政內容,例如活動類型的「桐花祭」(2002-)與「客庄十二大節慶」(2009-)、文創產業形式的「客家博覽會」(2006-)、客語能力認證(2005-)以及「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2003-)等等,亦即以客家族群之生態、生產與生活本身為施政內容。

人們對於政府施政之檢視標準本來就很高,客委會實存策略中,越是屬於活動類型者,就越難免有「煙火政績」的批評聲浪。拿著放大鏡的人們總會關心在風光激情之後,客家實質增益了多少?既然實存策略尚且如此,虛擬策略又怎能不被指指點點呢?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恁久好無」這類訴諸媒體的形象廣告呢?

「客家隱形」的現象由來已久,其成因是城市發展後,人際疏離,流入城市的客家無從區辨客或非客,又一旦落入少數弱勢的區位後,主動或被動地隱匿其客家身份,是十分順理成章的。偏偏掌握發言權的機關與媒體都在城市,於是鄉居的客家就在臺灣主流文化中,日趨隱形了。

二十餘年前,客家界以社會運動為手段,逼迫主流社會正視客家;而今,物換星移,社會運動已杳然,而藉因形象廣告讓客家在主流媒體曝光,倒不失為階段性必要手段。

只是一樣的問題在於:曝光固然成功了,那曝光之後呢?

資訊社會學的研究成果大致顯示,網路技術發達後,新媒體科技的遠距溝通能力,很有可能賦予離散的族群社區彼此聯繫的能力,從而保存其語言與文化;不過實證的研究也顯示,對於那些需要相互探討著價值、神話、刻板印象、文化實踐與認同、以及隨之而來要將這些虛擬會議轉換到真實世界行動的異地族群而言,其虛擬行動的評估標準目前仍是難以建立的。

廣告之後,那片中的「新瓦屋」如何在真實的社會生活中,繼續呈現廣告中的溫馨浪漫?「新丁粄」有沒有機會在鼓勵生育的氛圍裡,成為文創產業的新丁?這一切都待客家大眾在虛擬的廣告之後,持續實際地努力。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上午8:55 ,所屬標籤為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