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清晨6:02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近日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正籌備召開2010全國客家會議,且為求廣納各方意見,又在北中南東舉辦五場分區座談,作為正式會議的議題建議,據此可知客委會之積極用心。筆者忝列座談引言人,得以貼近觀察會議籌辦過程,乃有所感,爰提會議整體方向之建議如下。

全國客家會議的本質究竟為何?在野思考的極端視全國客家會議為街頭社會運動的室內化,冀求跳過所有行政躓礙,直接要求政策決議;在朝思考的究極則視之為客家施政成果的展演場,營造四海一心、萬方影從的昇平景象。因此,這一會議之辦理顯然不可能博得所有人的喝采。

回歸法治本身,全國客家會議之舉行係依《客家基本法》第四條:「政府應定期召開全國客家會議,研議、協調及推展全國性客家事務。」這一條文的精神在於「推展」「全國性客家事務」,且為求推展而先行「研議」與「協調」。換言之,會議的最終目的在於會後得以順利推展全國性客家事務,但是會議本身的意義在於研議與協調。

那麼,為何需要研議?又為何需要協調呢?筆者以為全國性客家事務並非客委會單一部會的職責,而是整體政府的職責,沒有經建、財政、文教與內政等部會的鼎力支持,客委會恐怕會孤掌難鳴。

以《客家基本法》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為例,客委會已依精密的科學調查統計方法,列出六十個客家鄉鎮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然而,聰明的地方政府官員都知道,重點在於這六十個鄉鎮及所屬縣市在成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後,究竟其財政狀況有何直接助益呢?這也就是五都升格之爭的本質。客委會不思此時以客家民氣為後盾,建言總統,積極提醒,乃至要求行政院完成這一規畫,尚待何時?

再以客語傳承為例,客家文學作品必須進入國民義務教育之國語文課本中,才能根本提昇國人對多元語文的體認,並且提高客語在學習上的價值,從而易於傳承客家語文。然而此係教育部之職責所在,客委會本難置喙。換言之,如果要讓客語文學進入中小學「國語」與「國文」課本中,客委會不思此時以客家民氣為後盾,建言總統,積極提醒,乃至要求教育部達成此語言傳承之必要任務,尚待何時?

如果客家文化之衰退為客家事務之大敵,面對這個敵人,有其戰略、戰術與戰鬥,客委會作為中央部會,重點自然在於戰略。換言之,全國客家會議廣納各方建議固然是研議客家事務之重點,然而,將制高點拉高到戰略層次,據此協調各部會,恐怕才是這個會議真正的核心使命。
圖片來源:行政院客委會客家電子報(http://www.ihakka.net/epaper/981001/),馬總統於2009全國客家會議致辭。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清晨6:02 ,所屬標籤為 , ,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