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羅烈師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晚上9:50
更大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雖然這週日口譯會會員近二十人來到桃園縣龍潭長老教會的目的不是為了參加主日崇拜,但是一踏進教堂五樓,仍立刻被虔敬又愉悅的祈禱與樂歌所籠罩。

我們口譯人才協會有位會友阿英姊是龍潭教會的建堂長老之一,也是教會的客語口譯師,每回協會辦活動,她都風塵樸樸地從龍潭趕來竹北參加,令人感動。一次協會的工作會議中,我提議前往龍潭教會,觀摩主日崇拜的口譯服務,立刻得到會員及英姊的熱烈贊同,於是隔週週日我們便欣然前往。

愉悅之餘,我們仔細地觀察了教會在口譯服務方面的巧思。聖堂設在挑高的四樓;而等於是樓中樓的五樓,正是翻譯區的所在。翻譯區居高臨下整個會場,可以完全融入聖堂的儀式。其前段是座位區,設置了固定式的頭戴式耳機,信眾佩掛後,可以自行選擇客語或閩南語頻道。其後段則設置了控制室與兩間口譯人員工作間,而且五樓前端還安裝了攝影機,連線到工作間後,使口譯人員既可目視四樓儀式現況,也可以同時透過攝影機的畫面看到更清楚的現場。

一個多小時的儀式過程中,我們戴著耳機,仔細聆聽龍潭本地的口譯師將牧師宣教的華語,同步口譯為四縣客語。由於口譯師本身就是教友,不但熟諳主日崇拜的儀式過程,而且對基督教之經典與教義知之綦詳,因此整個口譯過程中,口譯師不但能準確地跟隨牧師的宣教節奏,甚至在會場偶有狀況,例如簡報系統錯頁或麥克風音量不足等,口譯師仍能順暢地處理這些狀況,使聽者不受干擾。

龍潭教會這樣的華語客語口譯水準,係建立在長老教會的支持下而達成。長老教會的組織層級可以略分為總會、中會和區會。中會為教會組織的主體,是地區性組織,掌管傳道事工,設立或解散教會,監督或指導教會,也管理和辦理傳教師之任免等等事工。因此,真正對地方教會及傳教師有影響力和約束力的,是在中會。依目前教會法規之規定,成立中會必須具備有「十五個以上之堂會組織,其中應有六個以上之自治堂會。」台灣各族群中,客家一直是長老教會中發展最慢者。2000年教會成立客家宣教區會,至2007年終於升格為中會,包含中原教會、龍潭教會、埔心教會、新屋教會、觀音教會、六家教會、新埔教會、山崎教會、湖口教會、關西教會、竹東教會、信望愛教會、南庄教會、美濃教會、銅鑼教會、三義教會、加恩教會等十七個地方教會。

升格為中會後,雖然必須分擔總會繁多的委員會事務,使為數有限的客家同工負擔加重,但是有更多機會參與在總會所屬四、五十個委員會,可以中會立場提出要求,爭取總會對客家宣教方面的支援,並共享資源。

儘管我不太確定龍潭教會的平日的主日崇拜活動中,有多少教友依靠口譯服務而信主,但是對於這樣成熟的口譯環境與人才,心嚮往之。

回程沿霄裡溪穿過龍潭新埔間的山嶺小徑後,鳳山溪谷平源豁然眼前,又幾分鐘後,車行於開闊的新竹平原,我多盼望這樣的口譯環境也能儘早普設於客庄的行政、教育與社會機構中。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晚上9:50 ,所屬標籤為 , ,
透過此 RSS 2.0 你可以追蹤此文章的最新留言資訊,或者你也可以到底下
直接留言

0 留言: